隨著年紀增長,許多人會抱怨頭腦大不如前,除變得容易健忘外,反應能力似乎也遲鈍許多,為此有的甚至擔心自己是否罹患失智症。因此,只要坊間流傳有什麼可以固腦、補腦的藥物,往往銷路就很好,但效果如何恐怕值得商榷。
一份今年四月將在美國神經學協會年會中發表的臨床報告指出,只要平時採地中海式的飲食,意即少吃紅肉,多吃蔬果、堅果、豆類、穀類與海魚,攝取較多不飽和性脂肪酸,尤其是橄欖油,並適量飲用紅酒,其實就有助於對抗老化導致的心智衰退,或許可供民眾作為參考。
該研究係由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附設醫學中心的神經學專家Nikolaos Scarmeas博士所主持,其在國家衛生研究院(NIH)的資助下,針對七百一十二位平均年齡為八十歲,且本身無中風病史的銀髮族進行調查,目的在探討這些人的飲食習慣是否會影響老來腦部的器質性損傷狀況。
過程中,研究人員除安排所有的參與者接受腦部核磁共振(MRI)的檢查外,也透過晤談蒐集其過去六年來飲食偏好的相關資料,並依照遵循地中式飲食的程度,將他們分成高、中與低順從等三組。
掃描結果發現,個案中有兩百三十八位的腦部至少有一處出現梗塞,也就是因腦部血液供應減少或中斷,而造成的局部組織壞死現象。通常嚴重時會演變成中風,但若是極輕微的梗塞,衍生的症狀並不明顯,常見只是思考、記憶等認知功能退化的問題。
進一步的統計分析顯示,飲食習慣與腦梗塞確實有顯著關聯性,似乎愈傾向地中海式飲食者,腦部便愈不會有梗塞出現。相較於對地中海式飲食低度順從的一組,中度順從組腦部有損傷的風險便少了百分之二十一,高度順從組則少了百分之三十六。
作者表示,以往文獻已證實地中海式的飲食可降低罹患憂鬱症、癌症、心臟病、糖尿病、阿茲海默症等慢性病的機率,而在這份研究中也看到完全不採地中海式飲食幾乎可說和高血壓畫上等號,對腦部健康會帶來威脅。
有鑑於此,建議民眾日常三餐不妨採地中海式飲食,盡量少葷多素,且以當季出產新鮮的食物為主,配合規律運動,相信不僅能老當益壯,腦筋依然可以保持靈光。
(作者現為公職臨床心理師 柯俊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