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北京電】中國文化部部長孫家正二十五日宣布,今年六月十日為中國第一個「文化遺產日」;訂立「文化遺產日」的目的,是要呼喚起中國人的自覺,一起參與保護文化遺產。
為了加強文化遺產保護,中國國務院將每年六月第二個星期六定為「文化遺產日」,並於今年實施。孫家正與中國國家文物局長單霽翔召開記者會,說明中國文物保護情況。
單霽翔說,由於歷史原因,中國是世上文物流失最嚴重的國家之一;初步統計,約有一百多萬件中國文物被四十七個國家的二百多個博物館保存。
對於一九四九年前,國民政府把部分中國文物運到台灣,中華人民共和國如何看待的提問,孫家正指示單霽翔回應。單霽翔表示,台灣建設故宮博物院等文化設施,使這些文物得到了很好的保管和展示。
至於中國是否要追回故宮文物,單霽翔並未回應,他僅說,現今兩岸博物館和文物保護界的專業人員不斷進行交流,有很多新的成果。
單霽翔指出,為了防止文物被盜流出海外,中國已與秘魯、義大利等國家簽署了雙邊協定,最近又組建流失海外中國珍貴文物資料庫,以便及時、高效率地對流失海外文物進行追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