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部施部長在中小企業主的新春團拜餐會中,賣力地演出,雖然麥克風突然消音,仍然帶動唱「ㄟ擱發重要嗎」、「重要」、「要不要簽」、「要」,由媒體的鏡頭來看,場面真熱絡。
但仔細想想,行政部門宣導ECFA的方式,和地下電台賣藥手法非常類似,特別是將ECFA直接稱為「ㄟ擱發」(閩南語發音)最經典,地下電台賣眼藥的主持人,常將產品稱為「金目睭」(閩南語,意指眼睛會發亮),政府官員將ECFA說成「ㄟ擱發」,心態與其預期效果,與地下電台的主持人如出一轍。
據政府為ECFA建置的網站說明,ECFA並不是正式協議,只是「簽署正式協議前所擬訂的綱要」,又說「因為要協商簽署正式協議曠日持久,緩不濟急,為了考量實際需要,故先簽署綱要式的『架構協議』」,僅先定架構及目標,具體內容日後再協商。
並表示,「針對攸關生存關鍵之產業,可先進行互免關稅或優惠市場開放條件之協商,協商完成者先執行」。
政府官員對政策推動的溝通,不以比較正經的態度解說清楚,而採取選舉造勢的方式「搏感情」,似非適宜,或許施部長只是想在新春團拜的場合展現幽默,但如果將ECFA定調為「ㄟ擱發」到處宣揚,還是不宜。
德禪(高雄市/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