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新竹訊】有些乳癌患者治療後少一側或雙側乳房,成了「少奶奶」,因而造成憂鬱症,為了避免對重建乳房信心不足,或者錯選方式發生窘境,整型外科醫師提供一些建議。
署立新竹醫院整形外科醫師周宏璋指出,現代醫療有三種方法可協助心理重建,一是體外義乳,如水餃墊般置放在胸罩內,優點是簡單方便,缺點是運動或走路太急時,不小心會跳出來,造成尷尬。
二是在體內植入義乳,在皮膚下放置一個矽膠義乳,缺點是置入的義乳因為缺乏皮下脂肪包覆,較不自然,且會影響到後續的放射性治療。
自體組織移植是抽取腹部脂肪、複合皮瓣組織來移植,重做一個新乳房,好處是可以恢復原來的乳房形狀,還可以瘦腰,缺點是手術難度高,費用也較貴,腹部增加一道傷口。
周宏璋建議,若是社交生活活躍或常運動的人,就比較不適合放置體外義乳;若想做手術,最好與整形外科醫師諮詢,才能達到最完美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