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林淑妙中壢報導】廢棄的竹子、竹席、水管、手提袋繩、瓦楞紙…看起來沒有太大關聯,但在桃園平鎮市的洪南州、吳兆琪,便運用這些廢棄物品,創作成一幅幅獨特的「竹字藝術」,重新賦予生命力。
現年五十三歲的洪南州,年輕時曾多次進出監獄,直到十八年前終於領悟到,唯有放下一切物質欲望的盲目追尋,才能令自己快樂。
於是他與吳兆琪開始從事藝術工作,在一次偶然機會下,他們用竹子創作一個「樂」字,朋友看了很喜歡,而後他們便專以竹子創作,並在五年前成立「空照家族」,吸引附近居民參與,除了展示自己的創作,更希望能推廣身心靈環保。
洪南州表示,以竹子創作漢字,不僅看起來自然、有生命力,同時表現出漢字獨特性及美感,也由於每件作品呈現絕不重複,因此受到大家喜愛,就連外國人也愛不釋手,而其中又以「逍遙」二字最受歡迎。
走進洪南州二人的工作室,屋裡牆壁掛滿竹字藝術,就連平時寫書法的毛筆架、鞋架、置物架等,也是廢物利用。地上放著電動鋸木台,上方接上吸塵器塑膠管,這是洪南州自行發明的工具,他笑著說,這樣鋸木頭時,可以將木屑直接吸進吸塵器,不會造成環境髒亂。
不曾學過藝術的洪南州表示,由於鋸出來的竹片數量多,因此創作竹字時,全憑感覺擺設,而且最好是兩人分工合作,因為看久了,會抓不到對文字的感覺。
洪南州表示,他所做的竹字藝術眾多,其背後所代表的意涵是「不分別」,因為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其存在價值。
竹字創作不花分文又能環保,尤其看到拿到作品的人臉上開心的笑容,更令洪南州難忘,因此他堅持作品「只送不賣」,五年來已經完成逾一千八百幅作品,其中超過一半都已送人。
「空照家族」的作品將於三月一日至四月三十日,在桃園署立醫院二樓藝文走廊展出。(記者林淑妙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