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我們要發心寫經?寫經時要發什麼願?抄寫《心經》對人生又有何幫助?佛光山開山寮特別助理慈惠法師近日對佛光青年有段講話,供大家反思。
慈惠法師表示,佛教修行,首講究發心,有「願心」來抄經,就是修行的開始,菩薩之所以為菩薩,也是因發心做事,大家發心抄經,每人也都是菩薩。
發什麼願心呢?發的是「報恩」的願心。報恩講起來很籠統,究竟要報什麼恩?首先報父母恩。希望父母能健康、開心、自在;第二是報佛教恩,因信仰佛教讓自身學習很多,獲得很多快樂,結交很多朋友;另外,再發更大一點的願:報社會恩。因我們的生活凡舉飲食、活動、交通、娛樂、學習等,都需社會的幫助;然後,可再發更大一點的願心,就是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所開示的:報大地的恩。
長久以來,我們的生存都是大地給予我們的,但人們忘記大地帶給我們的恩惠,不愛護地球,使得環境生態改變,傷痛了大地,影響人類的生存,所以我們要感謝大地,報恩大地,但願大地的傷痛早點癒合,恢復健康。發願保護大地,敬重大地,讓我們的生存得以平安自在。
我們要抄的經叫做《般若心經》,「般若」亦即「智慧」,我們為何要修行、參禪、打坐、研究教理?都是為了得到「般若智慧」,而《般若心經》就是所有智慧經典最重要的一本,般若智慧可讓我們脫離苦難、擺脫煩惱,並看清事物真相。
《心經》第一句是「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因有般若智慧,所以能夠照見五蘊皆空、看清世間真相,也因此它能使我們度過一切苦厄、離開一切苦難。因此,《心經》是個護身符,除讓我們開智慧,還能保護我們平安吉祥。我們發心抄經,先有熱情,再有智慧,既能夠普度眾生,也可以救自己。
百萬心經入法身,邀請您與佛同行,詳情請洽佛光山寺(○七)六五六一九二一轉一二一二至至一二一九,或佛光山各地別分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