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是母親的月份,在滿是康乃馨的祝福聲才過,我不斷思索母親該如何超越自我,跨越原生家庭所帶來障礙,尋求自我成長與突破的問題。
許多人都知道,父母對於子女的影響很重要,縱然知道好的要學,不好的要拋掉,但是人們總是不知不覺的在扮演自己的父母,在言談中,在價值想法中,在態度上,在重要關鍵決定的那一刻上,甚至於連思考邏輯的模式都一樣。
人對於自我的認知,有已知的部分,有未知的部分,卻往往跟隨了我們大半輩子,而那些不被我們覺察的部分,常是最大的一部分,卻影響我們於無形。
想想現在的自己,或許正像小時候看到的母親一樣。別不承認!當你的先生說:你怎麼看起來像你的媽一樣嘮叨!?軠或者還有其他?軡因為他最貼近你的生活,了解你,了解你的父母,你的家,只因為他在說的時候,時機不對,你們正在吵架,或者面子掛不住,你惱羞成怒的不想承認,但這卻是事實。
還有的人,小時候發生了許多的事,那些事像無形的殺手,讓人一想起來就想哭、不能呼吸、或者憤怒。
更慘的是你或許沒察覺,沒有進入你的意識層面,但如今,你卻扮演你的媽媽,或者繼續扮演那個年幼的孩子,帶著悲傷與恐懼,面對你的孩子或先生,想想他們有多可憐,被你拖進那齣已經老掉牙的家庭倫理大悲劇當中,被你硬安排當其中的角色。
最慘的,假如你年幼時有許多的不平與憤怒,找不到正主,或者沒法對父母申訴,便找你的兒女、先生成為代罪羔羊,你想想看,一個家不被你這做媽的搞得雞飛狗跳才怪呢!
自我了解是很重要的事!除了聽家人形容的你以外,一些較親近的人對於你的形容,你也可以作為參考。還有,子女在成長過程中,會啟發或叫醒你的意識,想起許多的過往,此時,長大的你,不妨用成熟的態度整理過濾一些經驗,好的留著,不好的拋掉,幫助自己訂定更理想的目標,才是積極有意義且對自己對家人都好的事。
我的學生,因為所學,深切了解父母對於子女的影響與重要,特別是子女會模仿學習父母,他們便開始擔憂了起來,怕自己承襲了不好的,甚或驚覺自己已經不知不覺深受影響,便問我該如何超越,才能拋掉不好的呢?
我建議她們,最重要的,千萬不可以說:「沒辦法!我就是這樣!」相反的,要不斷「自我教育」,一旦察覺了有錯誤或自己不想要有的地方,千萬要提醒自己,不要那樣做,一定要改掉,並強力的約束自己,才能真正的超越原生家庭所帶來的負面影響,一面自我成長,一面為子女建立一個好模範,給家人、先生帶來真正的幸福與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