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車時 路不轉心轉 社會更溫馨

宏信 、 張瑜 |2010.02.19
847觀看次
字級

春節利用難得的假期出遊,不管到郊外或市區,免不了會碰到塞車;即使下雨不便,大賣場或戲院,依然人潮洶湧,換句話說,「只要是選擇開車,想不塞車也難。」

依因果定律,有過年過節的「因」,民眾經濟寬裕有車,不搭乘大眾運輸工具為「緣」,百萬車輛一起上路,體積和公路面積不成比例,則會產生塞車的「果」。

筆者年初二出門,按經驗,早有塞車的心理準備,而車流量確實比平常多,只得聊天看風景,牛步依序慢行,因為是既定行程,似乎也不會抱怨,畢竟「安全是回家唯一的路」。

面對塞車,行政院長吳敦義在訪問時談到,他希望大家可以搖下車窗互道恭喜,此話一出,民眾反映大異其趣。

有人認為吳揆活在雲端,不知庶民疾苦;邊開車邊說恭喜,非常危險;應該改善交通,而非說風涼話;人民痛苦,政府當笑話。也有人認為,社會缺乏祥和氣氛,趁過年說恭喜,是個好的選項;道恭喜是緩和焦躁的心情,無須特意解讀。

佛家云:「萬法唯心造」,既無法改變外在環境,不如改變心境。塞車是必然,心情卻不必隨著外境轉。同樣圓月高掛,有人莫名感傷,有人期盼團圓;一樣過金虎年,有人喜悅歡慶,有人佳節倍思親,塞在車陣已成事實,何不轉換心情呢?

宏信(嘉義縣/研究生)



春節期間,行政院長吳敦義被問到國道塞車問題,吳揆表示要大家忍耐一下,換個心情;把車窗打開,相互賀祝新年。有人酸他說:「吳院長是活在雲端的人。」

筆者很認同吳揆的說法。過去十多年,由於政治人物的惡言惡語及功利主義掛帥,讓台灣社會充滿暴戾之氣與疏離感,人與人間缺少關懷與互信,更沒有享受閒情逸致的雅趣,遑論幽默感;一遇到塞車之類的不順心事,便感到煩躁難耐。

其實「友善問好」不僅只用於塞車時,日常騎車、過馬路、上下公車捷運、進出電梯等與陌生人接觸時,一聲問候、一個微笑,都能讓我們的心更柔軟、讓我們的社會氛圍更溫馨。

星雲大師常勉勵我們要「存好心、說好話、做好事」。塞車時友善問好,正是大師教訓的實踐。

張瑜(台北市/文字工作者)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