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因為寒假來臨,年關將近,各大血庫都傳出缺血警報,吸引善心人士紛紛挽袖捐血。捐血是好事,既行善積德,對身體新陳代謝也有幫助,但是捐血前後,還是有一些事情要注意,才不會讓自己的美意打折。
除了罹患B型肝炎等傳染性疾病者,不能捐血外,如果捐血前大魚大肉或是吃太多高油脂的食物,血脂肪一時代謝不掉,就有可能讓捐的血,變成乳糜血,而無法使用,所以捐血前不要暴飲暴食,高油脂(炸物、肥肉、糕點等)食物不要吃太多;如果吃了高油脂的食物,建議在用餐四小時後再捐血。
捐血後如何強化造血機能,早日把流失的血液與血紅素補回來?不外乎好吃好睡四個字。先說好睡,不但要好睡,還要早睡,因為夜晚睡眠時骨髓造血的能力最強;再說好吃,要造血不是只有鐵質一樣營養素,還需要蛋白質、維生素B群、銅等微量元素一起合作。葷食的朋友可以適度補充肝臟,素食的朋友更要重視營養的均衡與食物的搭配,攝取充足的黃豆製品,堅果與深綠色蔬菜,藉以攝取完整的造血營養素。用餐之後多吃柑橘、柳丁、草莓等富含維生素C的時令水果,可以幫助鐵質的吸收。
捐血一袋救人一命,養成捐血的習慣必有福報。有能力捐血的人,代表自己的健康有一定的水準,把自己的健康顧好才是持續捐血,積德積福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