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心靈沉澱的力量 吳佳珍 |2010.02.13 語音朗讀 1642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其實,我不看報。」什麼?那老師怎麼會安排你坐在這邊跟大家討論讀報?「我平日連水果日報都很少看。」咦?「但是有一次,我看了一眼老師貼在教室後面的《人間福報》,似乎有點吸引我,再仔細看看,原來跟我想像中的『宗教報』不一樣,還滿有意思的。」A同學語畢,大家頓時鬆了口氣。這段話,是景文中學學生帶給讀報教育小組的「震撼」。讀報種子發芽在教務主任陳清智的大力支持下,邱惠美、顏造芳、陳碧青及屈慧民老師,引領國高中、高職同學進行一場「讀報之旅」。 同學與《人間福報》從邂逅、相知、到相惜,一路上有懷疑、有排斥、也有笑語,更重要的是,帶來省思與心靈沉澱。四位國文老師或用威脅利誘、或用無為而治的方式,讓同學不得不看、或在無意間從布告欄看到《人間福報》。無論是被指派要與其他同學分享心得、剪貼在聯絡簿上、下課時邊玩鬧邊討論,這一切都在同學、家長以及老師的心中,灑下了「正向」的種子,慢慢生根發芽。清新好報淨心 「《人間福報》很乾淨,看了不會眼睛痛,而且手不會弄髒。」B同學分享。「看了《人間福報》,我覺得比較會關懷別人,可以淨化心靈。」「我開始注意弱勢族群。」國中部的C、D同學如是說。屈慧民、顏造芳老師不約而同指出,現在學生很需要「心靈沉澱」,而不是一天到晚跟著商人起舞,瘋耶誕節、跨年,「看《人間福報》應該可以幫助他們做到這點」。大家都注意到,《人間福報》不僅僅是油墨少,手摸不髒,就連「心」也不會被汙染,是一份很「乾淨」的好報,不像他報吃重鹹、好腥羶,敗道喪德,讓人心逐漸下沉。像豐富百寶箱福報頭版的「奇人妙事」,常能為苦於課業壓力的學生帶來歡笑與溫暖,而且以不一樣的「聳動」新聞來吸引讀者。陳碧青老師舉例,某天頭版標題「喝這口井生雙胞胎」,即引起同學熱烈討論,想一探究竟。「我自己會看教育、醫藥版,畢竟,這跟自己切身相關。」邱惠美老師表示。「我喜歡看『縱橫古今』,講古代作家,沒想到跟國文課本很像,滿酷的。」E同學說。《人間福報》不只淨化思想,也像個「百寶箱」一樣,能幫助老師、同學增長見聞,先引起興趣後,從而深究其中道理。幾位老師都表示,同學愛看「奇人妙事」之外,也喜歡看藝文、動物、另類財富專欄以及科學版等。值得永續支持 老師表示,「讀報」正如同「閱讀」,帶來的改變可能無法短期見效,卻是長期的潛移默化,的確值得老師與家長持續支持與鼓勵。期盼同學今後能與《人間福報》建立長久的伙伴關係,一同哭笑、一同成長,成為既知性又感性的人。 前一篇文章 孩子需要什麼樣的報紙 下一篇文章 Facebook連線 政大明治對話 熱門新聞 01渥太華佛光山 授海狸童軍領巾2025.11.1702警告日本 陸黃海軍演、籲暫勿遊日 2025.11.1603【閃文集】貓咪成長的魅力2025.11.1804【詩】遊園地.競馬場2025.11.1705墨西哥熱氣球節 高空爭豔2025.11.1606【快樂塗鴉簿】熱鬧的內灣小鎮2025.11.1707克林姆富家女肖像畫 估值46億元2025.11.1708AMR機器人 是什麼?2025.11.1709芬普尼毒蛋 又爆4萬顆流入市面2025.11.1610落葉刺繡 巴西百鳥寫真集2025.11.17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為學生健康把關 南市發表營養教育專書佛大參訪汶萊 辦學特色獲當地高中肯定 南華雲水書車成果展 展現全台首創由孩子創作AR繪本 校外文化體驗計畫開跑 逾5000名師生走出校園口腔保健 壽山攜手獸醫為狒狒拔牙、根管治療策展水圳故事 小學生化身自然觀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