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需要什麼樣的報紙 趙功豐 |2010.02.13 語音朗讀 1162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前些日子,某新聞媒體的內容過於羶腥暴力,引起全國教師會、媒體觀察基金會、婦女新知、勵馨等數十個民間團體抵制拒買,迫使業者道歉改善。民間團體並要求新聞報導也要分級,以免孩子身心繼續受到戕害。運用報紙作為語文教學輔助教材,在國外已行之有年,但台灣的新聞報導還沒有實施分級制度前,如何讓正在樹立價值觀念的孩子可以安心讀報,是所有家長和關心教育人士衷心的期盼。哪些學校在做讀報教育《人間福報》乾淨、清新、有趣而且多元的報導,一直深受好評。暨南大學的李家同教授還曾經公開撰文,呼籲學生要多看《人間福報》。 二○○九年上學期,「《人間福報》雙園讀報教育計畫」應運而生,有二十二所學校參加實驗教學,層面遍及國小、國中和高中,使用報份數四百九十七份,受惠學生多達四千二百五十一人。老師的善巧運用年齡層的差異,反映在讀報教學的運用上,方法也各有千秋。老師最常結合的課程領域,從國小到高中,普遍實施的都是語文課程,其次,國中小學偏重社會課程,高中則在藝術人文上有較多的運用。在重大議題的討論上,品德教育、生命教育、環保教育以及國際視野的拓展,《人間福報》都提供了最好的新聞報導素材。孩子喜歡讀什麼有人喜歡瞭解國際大事,有人喜愛科學,有人則偏重藝文。輕鬆活潑、新奇有趣的新聞,普遍受到喜愛,學生也不例外,《人間福報》頭版的「奇人妙事」是大家每天共同的話題,尤其可愛的動物圖片,更是剪報的主要選擇。其他版面的閱讀率,不同年齡層的差異就很大。國中小學的孩子愛看少年天地版、國際版,高中生則關注教育版及藝文版。特別的是,醫藥版也是很多學生注重的版面,因為讀了以後,可以回家告訴爸爸媽媽、阿公阿媽,要怎麼照顧自己的身體,受益良多。孩子真的進步了施行讀報教育後,發現學生除了提升語文能力外,其他各方面的能力也都有明顯進步,例如:養成自動自發閱讀的好習慣、懂得如何閱讀報紙、增加了許多生活常識。教師們發現,透過國際新聞、世界觀點及文化介紹等,學生開始關心國際事務;時事討論,孩子的思辨能力增加了;心得發表、新聞播報的方式,提升表達的能力;學童比較勇於發表感想,也樂於分享讀報內容。此外,經由小組合作,促進溝通、協調的能力,並學習尊重多元的意見。家長也積極參與多數家長認為,學校推動讀報教育,對孩子有很大的幫助,不但支持學童讀報分享,並且積極參與讀報教育的推動。例如 :有許多家長自願協助晨光教學,成為三好爸爸媽媽;也有家長會全力支持,並挹注讀報教育經費;更有家長訂報,親子一起共讀。 前一篇文章 國際程式競賽 台大第3名 下一篇文章 發現心靈沉澱的力量 熱門新聞 01渥太華佛光山 授海狸童軍領巾2025.11.1702【閃文集】貓咪成長的魅力2025.11.1803【詩】遊園地.競馬場2025.11.1704【快樂塗鴉簿】熱鬧的內灣小鎮2025.11.1705克林姆富家女肖像畫 估值46億元2025.11.1706AMR機器人 是什麼?2025.11.1707落葉刺繡 巴西百鳥寫真集2025.11.1708【島嶼拼圖】啜飲時光佳釀:探訪嘉義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2025.11.1809中日緊張 陸4海警船巡航釣魚台2025.11.1710【考考你的智力】2025.11.17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為學生健康把關 南市發表營養教育專書佛大參訪汶萊 辦學特色獲當地高中肯定 南華雲水書車成果展 展現全台首創由孩子創作AR繪本 校外文化體驗計畫開跑 逾5000名師生走出校園口腔保健 壽山攜手獸醫為狒狒拔牙、根管治療策展水圳故事 小學生化身自然觀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