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社記者妙開、心律大樹報導】二十、二十一日清晨,竹東大覺寺、屏東講堂、潮州講堂、苗栗大明寺、新竹法寶寺以及台北、台南、高雄等各地信徒,到佛光山朝山,他們隨著「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佛號聲,虔誠地三步一拜,不畏雨後路面坑洞、雨漬,以屈膝禮拜,拜出內心的淨化。
這次朝山禮佛活動,是十六日開山四十周年紀念活動起跑後,首個周末、周日舉辦的朝山修持,不少夫妻檔、親子檔、祖孫檔甚至兄弟姐妹等平輩,一起前往朝山,憑添朝山的殊勝與年輕、普遍化的特色。
朝山信眾,有夫妻、親子、祖孫、兄弟姐妹,真是有志一同。三十餘歲、來自潮州的何姓夫婦,第一次至佛光山朝山,對朝山的意義不甚了解的何姓夫婦,朝山後,內心充滿歡喜與感動,尤其散亂的心得以沉澱,連他們自己都感到不可思議。
國二生潘鈺婷與母親謝美惠一同參加。謝美惠表示,最近遇到種種挫折,差一點得憂患症。在朋友介紹下到佛光山朝山。隨著三步一拜,內心竟然沒有平常的矛盾與紛擾。「若有機會,我一定會再回佛光山朝山,感謝佛菩薩給我的啟示。」謝美惠噙著淚水,激動地如是說。
經常到佛光山參加活動的謝仁興夫婦,對朝山禮佛不陌生,問他為何如此歡喜一再參與?夫妻倆微笑地表示,每次朝山體悟不同,感受也不同,對人生的態度也有諸多轉變,身心更因此而寧靜自在。
「朝山,讓我拜出清淨與安祥,也讓工作的壓力與煩惱,找到一個出口。」從台北獨自到佛光山朝山禮佛的陳小姐,一語道盡朝山禮佛的收獲與心情。陳小姐是第一次至佛光山朝山,「我以為朝山者都是老人,沒想到有這麼多年輕人、親子、夫妻、祖孫甚至一家人一起來,打破我對過去佛教信仰的錯誤觀念。」陳小姐說。
來自高雄的劉小姐,雖身懷六甲,仍跟著大眾一起朝山。她說,再兩、三個月,孩子就要出生,她,祈願小生命降誕人間,能成為一個乖巧、聰明的好孩子。
佛光山教育院長慈惠法師於雲居樓二樓為朝山信眾開示。她表示,朝禮名山聖境,修行功夫就能更上層樓。如近代高僧虛雲老和尚,為報答母恩而朝禮五台山文殊菩薩,獲得很多的朝山靈感事蹟,因佛菩薩加持,讓他度過難關。而過去朝禮四大名山的人士,要備辦朝山袋,裡面裝海青、經本,朝禮佛教聖地,增長信心。幾千年來,無論在日本、西藏、中國的佛教徒,皆將朝山視為佛門修行上重要的功課和行持法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