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台中馮姓女童一個多月前接種疫苗後癱軟,靠中醫調養逐漸恢復,以後不敢再打疫苗。國人對新流感疫苗個案不良事件記憶猶新,連帶對其他疫苗也心生怕怕,首當其衝的是輪狀病毒、兒童肺炎鏈球菌等自費疫苗,衛生署三月起提供五合一疫苗公費接種,呼籲家長按時帶寶寶施打。
藥廠人員透露,最近是輪狀病毒、兒童肺炎流行季節,但相關疫苗業務推動卻遇到阻力,有關接種後暈針、癱軟等不良事件以及疫苗含汞會導致自閉的謠言,讓有些家長觀望不前,或暫時延後帶孩子接種第二、三劑疫苗。
台大醫院小兒部主治醫師李秉穎也觀察到,最近兒童自費疫苗的接種人數減少,公費疫苗接種現況較不受影響。他說,有些疫苗有適合接種的年齡限制,例如口服輪狀病毒疫苗錯過建議接種年齡,可能因缺乏安全性的臨床研究資料,最好不要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對一歲以下幼兒的保護效果最好,錯過時機,效果打折。
衛生署疾病管制局副局長施文儀表示,B型肝炎、麻疹與德國麻疹、腮腺炎三合一疫苗等公費的基礎疫苗接種,沒受到太大影響,疾管局將於三月一日推行五合一疫苗,今年的元旦寶寶滿兩個月就可接種。
施文儀說,加入B型嗜血桿菌及不活性小兒麻痺的五合一疫苗,比舊有的白喉、百日咳、破傷風三合一疫苗副作用少一大半,絕對是利多於弊,以往父母都是自費接種,三月一日以後可公費接種,家長應該不會不讓孩子施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