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人都以為,一個肺癌併發肝臟轉移,全身黃疸,而且還要藉著氧氣才能呼吸的人,為什麼還要准許他唱歌呢?而且傳統上有些人還認為,就讓這樣的病人,什麼都不做是最好的。」
「怎麼會這樣想呢?根本就不是。並不是有帶氧氣罩的病人,就什麼事情都不能做,這樣就太沒有生活品質了。」
「對,記得當天我們陪田老伯唱歌時,透過音樂、唱歌,他彷彿又找回對生命的熱情,且那份熱情也渲染到我們。」
「周醫師,我記得那時,雖然阿公和我們陪唱的人,嘴角都上揚,看起來很高興,但是阿公的眼神有時候有些落寞,有時候眼角還帶著眼淚,那幾首歌對老伯來說,應該有一些意義。」
「嗯!阿公雖然掉了眼淚,但仍唱得很高興,表示他並不是因為唱歌而悲傷,而是正在回味過去人生的精華。」
「我覺得阿公是透過點唱這幾首他最熟悉的歌,在做生命回顧。」
「難怪阿公會這麼努力、忘情的一首接一首點唱,直到太累才停止。」
「對了,周醫師您當時怎麼會在場呢?」暫時離開安寧病房,正在念研究所的小菁突然問我。
「我是主治醫師,每天都會到病房查房啊,所以一點都不奇怪,該問的是,妳當時是居家護理師,為什麼會跑到病房來『陪唱』呢?」
「我是被小喬『揪團』去陪病人唱歌的,小喬當年最愛幫疾病末期的老阿公老阿嬤,做一些讓他們高興的事。」
「我想說的是,你們醫師很少會陪病人唱歌,這種事情,一般是護理人員比較常做。」
「因為,我不但跟妳們一樣『愛唱歌』;也跟妳們一樣『熱愛生命』!」
好緣分真的很妙,沒想到星期天大嫂提議,幫失智老爸買伴唱機,不但讓我回想起,原來生命中曾經有過這段美好的際遇;更妙的是,還能藉此讓我和許多曾經一起肩並肩、手牽手服務臨終病人,卻因為人生規畫不同,已經好久不見的好同事們,這麼自然的再次連絡。
彷彿因為這些日常生活中,我們所在乎的人、事、物,總能巧妙的觸動我們汲汲營營的心,並讓這顆總是匆匆忙忙的心,願意放慢下來,優雅地與過往的回憶接軌,好讓生命藉此短暫的停留與回顧後,再次充滿能量的走下去。(完)
(作者為中山醫院緩和病房主任 周希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