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股市昨天又大跌一百一十五點,不但跌破半年線,成交量也萎縮到九百零二億元。
台股在歷經周線連四紅後,上月連兩周下跌,且月線收黑,讓期待元月行情的投資人,臉和大盤一樣綠,眾家媒體好比牆頭草,從一片樂觀聲變成勸散戶「趁機減碼,要有風險意識」。
股市的漲跌有如月亮的陰晴圓缺,再正常不過,然而若是在政府態度曖昧、政策反覆下,包含真假陸資的統稱外資,可肆無忌憚地長期在台灣股市興風作浪,因而造成台股非常態的暴起暴落,就不是好現象。
以國安基金護盤為例,過去兩個月常聽到市場傳言,國安基金已達成階段性任務,即將實施退場機制,逐漸賣出持股的消息,引發散戶不安賣出股票,外資卻挾龐大熱錢的絕對優勢大舉買進,讓台股看跌不跌。
可是台股在一連串重挫後,外資出脫,反而又出現國安基金已悄悄進場護盤的傳言,似乎要和外資對作,來個你丟我撿的大鬥法。
按理說,國安基金護盤的時機與要件,應該要有嚴謹的法律規範,不能任由市場有心人士放流言,或讓少數人以內線消息操縱漲跌,形成利用護盤機制斂取暴利的歪風,不但破壞股市交易的公平性,更有違法嫌疑。
平心而論,最近台股的向下修正,尚在漲多回檔的正常範圍內,並無受到不可抗力或無法預期的重大非經濟因素影響,國安基金此時護盤的意義何在?
筆者呼籲行政院國家安定基金管理委員會,應該制定護盤的具體標準,一切都要透明化,杜絕耳語滿天飛,政府官員即使出面卻又語焉不詳,徒增市場揣測的怪異現象,否則台灣股市想要與國際接軌,又會是一個不好笑的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