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由日本電信電話公司物性科學基礎研究所新開發的發光二極管,以氮化鋁結晶為原料,能發出波長兩百一十納米的光,創下了二極管發光波長世界最短的紀錄。
此前,發光二極管最短發光波長的紀錄,是由氮化鎵結晶保持的三百六十五納米。而此次科學家創造的紀錄,將其大為縮短。 該研究所的谷保芳孝等人在十八日出版的「自然」雜誌上發表文章說,科學家提高了製造氮化鋁結晶時的溫度,並採用噴塗方法高速供應原料,生產出了高純度的結晶。以此結晶製成的正方形發光二極管,邊長為兩百五十微米,當給其加上適當電壓後,它成功發出了波長兩百一十納米的遠紫外線。
發光二極管目前被廣泛應用於DVD等信息存儲裝置。這些裝置讀寫信息時所用光的波長越短,裝置能存儲的信息量就越大。
因此,新開發的二極管有望帶來存儲裝置容量的再度提升。同時,光的波長越短,其能量越高,所以這種發光二極管還能用於分解二惡英、多氯聯苯等有害物質,也可用於納米技術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