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高雄縣訊】小兒麻痺患者陳琮浩高職畢業後在鐘表眼鏡行當學徒,之後開店卻曾遭顧客譏諷「會修鐘表的師傅多得是,我看你小兒麻痺同情你才來給你賺!」陳琮浩因此激勵自己向學進修,十餘年來不間斷,今年拿到「全國中小企業碩博士論文獎」佳作的肯定。
今年剛從義守大學PMBA(碩士在職進修專班專業管理組)畢業的陳琮浩,三歲罹患小兒麻痺症。他說,從有記憶以來,「童年好像都在地上爬!」雖然爬得不能比別人高,但他說至少要爬得比別人快,他將《汪洋中的一條船》故事主角鄭豐喜當做生命典範,並笑說「求人不如靠己」,因為「靠自己、好自在」。
五十六歲的陳琮浩說,升國小那年,因學校沒有給殘障生就讀的班級,而比同年齡者晚讀一年,高職畢業後,沒錢念書,他進入眼鏡鐘表行當學徒近三年,直到師傅准許他當老闆。
不料有位光顧數次的客人來修手表時,冷語酸他「要不是看你小兒麻痺、處境可憐,外頭會修鐘表的人多得是!」陳琮浩內心遭受打擊,卻讓他「頓悟」,「我不希望別人是因為同情而來,我要拿出我的專業讓別人懾服!」
陳琮浩說,當時做學徒只學到技術,但時代不同,現在配眼鏡講求專業知識,還必須懂光學、醫學等相關學問,他充實自己,進入中山醫學院,甚至赴海外美國太平洋大學驗光學院、中國大陸溫州醫學院眼視光系進修,現在更在樹人醫護管理專科學校視光學科兼課教書。
他認為經營管理很重要,因此再到義大進修。今年畢業論文以「商店印象與價格敏感度關係之實證研究———以眼鏡業為例」為題,從第十四屆「全國中小企業碩博士論文獎」競逐的三百多篇論文脫穎而出獲佳作,他說「外表殘,但心靈要殘而不廢,人生才有向前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