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一所明星高中爆發集體作弊事件,代表了什麼?台大哲學系教授林火旺繼洪蘭教授後,在全國教育局處長會議演講時,也批評台大學生「吃飽飯等死」,雖然林教授澄清不是針對台大學生,而是希望所有大學生反思人活的價值在那裡,卻遭學生強烈反彈,這又代表什麼?

現代中等教育無法改變考試升學這個評鑑學力的方式,所以升學還是中等教育最重要的目標,能考上好的大學就是一切學習最重要的目標,而考試引導教學的模式也始終無法改變,中學生力求把所有要考的範圍記得一清二楚,考試時能拿高分,就拿高分,我覺得,北市明星高中的集體作弊,原因也在此。
老師則是竭盡所能教學生如何拿高分,至於如何去思考或訓練學生反省,那就得看考試外還有沒有時間與精力,如此一來,考高分、能進入台清交等明星大學,就是好學生。
至於大學生因再也沒有升學壓力,所以可以任你玩四年,而這四年中,鮮少人會主動的學習與自我要求。如此下來,學生怎可能有能力去處理學習與思考人生問題?
大學教育本來就是在訓練學生獨立思考,與判斷是非善惡,並學習為自己的言行負責,可是我們的大學生,在擺脫中等教育的升學壓力後,就沒有太多的時間與精力來自我要求與訓練,太多的被動與太多的外務和遊樂,讓他們幾乎不知道自己為何要上大學,上大學要學什麼?
沒有自覺,也沒有動力,不主動追尋學問,學習沒有目標更沒有方向,只有一個大學生的名義,結果呢?一旦教授的批判來了,就情緒反彈,沒有深思也不反省,如此大學教育怎麼可能成功?
台灣的中等教育已被限死,訓練出來的多半是只會考試而少能思考的大學生,於是造成了大學生缺乏主動、不願意多思考,有的就是身體與情緒上的直接反應,實在可惜!看到這些聰明的學生如此浪費生命,真是讓人痛心。
孔令信(台北市/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