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硬廢五金 花農作成藝品

 |2006.05.18
357觀看次
字級

【本報仁愛訊】金屬給人印象剛硬冷烈,但對南投縣仁愛鄉清境農場花農郭漢青而言卻很柔和可親,因他用火焰焊接與切割冷冰冰又硬綁綁的金屬材料,憑感覺為它們注入新生命,成為藝術品。

「生活裡面有很多體驗與感動,有人用音樂,有人用眼淚來表達,但我使用火焰。」郭漢青說,白天他到清境農場栽種三、四分地香水百合花園從事施肥、灑藥、灌溉等農事工作,遇到雨天還要覆蓋雨棚,難得清閒,不過到了晚上,是他自得其樂於金屬創作的時間。

三十七歲的郭漢青,畢業於台中新民商工機械科,曾在汽車修配廠工作過,嫻熟於金屬創作的特性與技法。雖然金屬苯重,不過他有年輕人的幹勁與活力,為它們塑形創作,讓他覺得其樂無窮,也有成就感。

「金屬創作要融入感覺,作品才會靈活!」郭漢青強調,空有技法與常識是不能成事的,還需要日常生活的感覺,包括愛情、親情、友情等感覺都可用來構思創作,才能賦予堅硬金屬新生命。

郭漢青創作材料不止於廢五金,包括石頭或漂流木,因此常到山下汽車修配廠挑選可用的汽車材料,或以一公斤二十元去收購廢五金,另外他也到溪流撿拾有形狀的漂流木或石材。把材料蒐集夠了,便可為它們雕塑造型,化腐朽為神奇。

郭漢青的作品小至煙灰缸、燭台、項鍊、手環或人像、風雨雷電的自然現象,大至民宿、燒烤店的入口意象,都自成一格。一有空,他便到倉庫拿出金屬作品來擦拭灰塵,讓它們恢復亮眼的外觀。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