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拿著車鑰匙走向閃閃發光的新跑車時,心裏非常高興。這時他看見有個大約八歲的小男生在他的嶄新跑車旁邊繞圈子,時不時用手輕輕撫摸幾下車門,又摸幾下車燈,非常羡慕的樣子。
他打開司機邊的車門,正要走進去,小男生問:「先生,這是你新買的跑車嗎?」他說:「是我的車,但不是我買的,是我哥哥送我的禮物。」
小男生高聲地說:「哇,是你哥哥送你的車?」然後小男生的聲音低低地:「我多麼希望……」
年輕人知道小男生要說什麼,他微笑地等待。
小男生果然把話說完:「我多麼希望,我也是這樣的哥哥。」
這句話發揮了震耳欲聾的效果,年輕人十分意外,他做夢也沒有想到,小男生要做的,是一個送汽車給弟弟的哥哥。
朋友到中國旅遊,一路上給乞丐討錢討得怕了,原有的那份同情心在施捨多次以後,漸漸地心腸益發堅硬起來。每到一個旅遊景點,就有一群人湧上來討錢,打開錢包,打算給眼前的一兩個人,卻發現爭先恐後的討錢人越來越多,錢包裏的錢都掏光了,仍然有人繼續伸手要求施捨。
後來,地陪告訴他,這些人並不真的全是乞丐,也不是都窮到沒飯吃。朋友因此不再給錢。沒想到在一個景點觀光過後,要上旅遊巴士前,一個討不到錢的乞丐開口罵他:你們這些從外國來的華僑,都是富人,既然有那麼多錢,拿一點出來分給我們有什麼關係呢?
這是什麼樣的心態?
一個人有錢是他的事,之前他的努力他的奮鬥、他的辛苦、他的拚搏、他流的血汗,造就他今天的富裕,在他累積財富的過程當中,你並沒有付出任何代價,更沒有給過他一丁點幫助,為什麼他需要在有錢以後,拿他千辛萬苦賺來的錢分給你呢?
手心向上或手心向下的故事大家都聽過,聽的時候,心裏曾給自己鼓勵,以後要做個手心向下的人,但是,在時間洪流的沖激下,往往逐漸失去給自己加油的能力。這個故事是來告訴我們,不要只想到自己,要時刻不忘:施比受更有福。
讓我們一齊來做送禮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