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林淑妙永和報導】看到廣告紙、飲料鋁罐,很多人隨手就丟到資源回收桶,但這些東西在許木榮的眼中卻是寶,一頁頁廣告紙、一個個鋁罐在他的巧手下,變成一件件令人驚豔的藝術品。
目前專注於社團活動、推廣環保藝術的許木榮,十多年前因經營的傳統文具店日益沒落,和妻子利用空暇,以廣告紙、鋁罐進行創作。
許太太笑說,無師自通的許木榮,無法依照範本來創作,講求的是感覺,堅持要讓作品趨向自然、栩栩如生。而用紙創作,除了需要技巧外,也講究色彩的搭配,因此捲紙便成了關鍵。例如以紙藤創作的三合院、廟宇,不僅須考慮視覺效果,紙藤建物上的每道門也都能開闔,完成這樣精細的作品,至少要花費近三個月的時間。
因朋友而進入鋁罐創作,許木榮不僅自製工具,還出版了兩本著作,書中的圖解都是親手繪製。許木榮說,學習鋁罐藝術並不難,只要學會關鍵技巧,其他的部分就可自由創作隨心變化,但難處在能否有耐心、恆心。(記者林淑妙攝)
問他最引以為傲的作品是什麼?「『瓶中瓶』的創作」,他笑著表示,因為所有構圖都在腦海中,除了需要熟練的技巧,耐心與毅力更不可或缺。像是一支小巧的瓶中瓶,就得耗上一星期才能完成。
工藝創作之外,許木榮也是永和地區的文史工作者,曾參與撰寫永和市地方誌,第一期永和地區文史導覽地圖就出自他的手筆。他同時擔任永和太極拳協會理事長,帶領協會參與過大小比賽,獲得無數獎盃。
燈籠創作是他的另一絕技。他主張燈籠造型與實物只要有七、八成相似度即可,才能活潑生動。而他目前正著手創作的元宵節燈籠,主題為「十二生肖」。
凡事用心、不計成本、堅持不賣作品,許木榮表示,創作所花費的心血不是用錢可以計量的,因此,他堅持作品只送不賣、與人結緣,但只要有人願意學藝,他一定傾囊相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