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9日在中國大陸全運會開幕式,表演彈奏禮樂。圖/新華社
【本報綜合報導】中國大陸第15屆全國運動會9日晚間在廣東廣州隆重開幕,其中機器人彈奏禮樂成矚目焦點,這次文藝展演以「圓夢未來」為主題,分為「同根同源」、「同心同緣」、「同夢同圓」3大篇章,將粵劇、詠春、麒麟等經典嶺南文化元素與廣綉、廣琺瑯、嵌瓷等非遺符號有機融和,打造出一場視聽交融的文體盛宴。
綜合《大公報》、《明報》報導,文體展演開幕式第1章〈機器人敲響銅句鑃〉,3部優必選機器人敲響廣州南越王墓出土的8件戰國青銅句鑃仿製品,奏起廣東音樂〈彩雲追月〉旋律。
總導演郎昆說,在采風中意外地在南越王博物院發現一個樂器叫「銅句鑃」,它和編鐘是同時代,距今超過2000年。之後通過國家文物局、廣東省文物局審批,把南越王博物院的國家一級文物銅句鑃請出來,在多名專家見證下,由作曲家舒楠「敲響」它。而利用最新一代機器人優必選呈現敲擊它的聲音效果,郎昆解釋:「這不僅具有歷史縱深感,更讓歷史穿越當下和未來。」
第2章〈同心同緣〉將武術、粵劇、南獅、英歌等傳統非遺與現代藝術相結合,展現粵港澳共有的嶺南非遺傳統及文化淵源,之後1隻巨型「鰲魚」從天而降,緩緩「飄」入場中,加上燈光及投影技術,震撼視野。
據悉,鰲魚在民俗文化中,被視為「鯉躍龍門」化龍前的過渡形態,常作為祥瑞象徵出現在古代文學作品中。鰲魚舞是流行於廣東省廣州市番禺區的傳統舞蹈,2007年被列入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