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靡」、「披靡」、「萎靡」、「奢靡」…雖然都用「非」部的「靡」字,不過意思不盡相同。
一、前三個「靡」,是指草木隨風散亂傾倒的樣子,可引申為勢如破竹、所向無敵,如:「風靡一時」、「望風披靡」……都在形容一個人很厲害,別人都輸他。
《周書卷二十九‧王雅傳》:「擐甲步戰,『所向披靡』,太祖壯之。」
《史記卷一一七‧司馬相如傳》:「應風『披靡』,吐芳揚烈。」
《初刻拍案驚奇》卷三十:「川嶽為之震動,草木盡是『披靡』。」
然「披靡」也用來形容潰敗逃散、枯槁的樣子。如:
《史記卷七‧項羽本紀》:「於是項王大呼馳下,漢軍皆『披靡』,遂斬漢一將。」
二、至於「奢靡」則指奢侈而言,常與侈靡、靡靡之音等連用。
一般人容易把「靡」和「米」部的「糜」搞混,「靡」有『倒下』的意思,而「糜」卻是指「煮爛的米」,即一般所稱的「粥」;字義相差這麼多,一定要分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