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屏東訊】屏東縣名書法家陳福蔭去年過世,他的門生昨天起為他舉行書法紀念展,展出他生前一百八十六件傑出書法作品。
而展場中的每一件陳福蔭作品幾乎都有故事,例如,最小的一幅字「杜甫詩」只有九乘十三公分大,每一字不及一公分,最大的一幅字則是陳福蔭在八旬高齡之際,以馬毛寫成的「氣壯山河」。
生前服務於台糖公司的陳福蔭,享年九十四歲,他的創作幾乎無所不在。
例如民國六十八年間,他在自家附近拾獲一個鳥巢,於是以朱墨寫成「拾遺巢」,表達對故鄉的思念;還有他購得一件景泰藍作品「趙氏女」,由於自己的太太也姓趙,於是他也為老伴書寫一段情感。
陳福蔭的最後一件作品「知足常樂」,仍維持一貫的蒼茫書風,該件作品完成於前年十一月,據學生解釋,由於當時陳福蔭寫著寫著睡著了,所以常字多了一點;又他在題「年」時又睡著了,所以在「年」之後又多了個「年」字。
文化處特別在一樓各展覽室提供各類關於陳福蔭書法作品展示,一樓畫廊為主展覽室,展出他早期、中期、晚期的代表作品。
第二展覽室,則是陳福蔭散於各處的書法,展期至一月底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