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有些憂鬱患者以為自己狀況好了,就不再服用藥物,醫師警告,症狀好轉不等於痊癒,如果忽略失眠、疲倦、注意力不集中、身體不適等殘餘症狀,極可能又會復發。
台北榮民總醫院精神部主治醫師周元華表示,許多患者病情好轉就不繼續用藥,但研究顯示,一旦停藥,一年內復發機率百分之五十,二年內百分之七十,三年內更高達百分之九十五 。
「殘餘症狀的治療相當重要。」周元華強調,如果症狀反覆發作,憂鬱嚴重者甚至需終身服藥控制。衛生署最近核准「安立復錠」作為重鬱症的輔助治療,可進一步緩解殘餘症狀,達到治癒的目標。
台灣生物精神醫學會暨神經精神藥理學學會理事長蘇東平指出,二十歲到五十五歲是憂鬱症好發年齡,近年病人年齡層有下降趨勢。他提出「防鬱六招」,包括:遵醫囑服藥,建立良好醫病關係;移除發病因素,增加心理治療;適度減壓;有氧運動;充足睡眠;戶外休閒,多曬太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