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雅雯台北報導】新流感疫苗從「緩打潮」快演變成「停打潮」,疾病管制局表示,為挽回民眾信心,即日起媒體曝光的疑似不良反應個案,即使當事人家屬不提出申請,均主動提送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審議小組(VICP),鑑定疫苗受害原因,同時要求全國各醫院不能拒絕提供病歷資料。
疾管局局長郭旭崧表示,劉小弟一案是民眾失去信心的關鍵,疾管局過去的發言被外界批評沒有同理心、太武斷撇清與疫苗有關,於是從善如流選擇不再辯護。然而即使國內設有救濟制度,但是不少個案遲遲不申請、又一再透過媒體或民代強勢曝光,讓民眾更焦慮,疫苗接種率每況愈下。
因此,郭旭崧認為要負起「說清楚」的責任,他強調目前政府重建救濟制度,新任VICP委員名單公開、也將檢討救濟金額及內容,疾管局也突破既有體制的框架,決定主動將疑似不良事件送至這個獨立運作的小組,不再苦等家屬的同意,就是希望讓大眾盡快釐清不良事件與疫苗是否有關。
至於像劉小弟這類進入司法調查的案件,也會要求法務部盡快公布調查結果,他強調:「希望民眾還是要相信專家!」
然而此作法是否會導致更多懷疑疫苗受害者,轉向媒體或民代訴苦?郭旭崧坦言有可能,不過他認為隨著主動送審議的制度形成,每一個案都能一一由VICP委員檢視,並做說明,經過二至三周,應該能化解民眾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