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點靈】坐骨神經痛術後 中藥保養

蘇聰明 |2010.01.04
3556觀看次
字級

因坐骨神經痛而開刀切除骨刺或椎間盤突出的患者愈來愈多,臨床發現,開刀雖然可解除病患嚴重坐骨神經痛的疼痛,但這種退化性疾病復發的可能性很高,患者平時如能藉由中醫藥和運動穩固病情,將可大幅減少復發率。

坐骨神經痛是中老年人常見的脊椎疾病,多因姿勢不良、脊椎退化或運動傷害造成,症狀不嚴重者採用保守療法即可緩解,若未改善,則須考慮開刀。

有些坐骨神經痛患者因痛到無法忍受,甚至不能走路等情形,最後不得不接受手術治療,不過,文獻記載,骨刺或椎間盤突出物切除完成後,由於骨頭、軟組織及韌帶皆有瘢痕產生,在三至五年後仍可能再度復發,此時需再度接受治療。因此,建議手術後的患者可用中醫藥及運動療法,來強化脊椎功能,防止再受病痛之苦。

坐骨神經痛病患採取的運動療法,同樣適用一般腰背痛患者,這些運動很簡單,包括聳肩運動、腿部伸屈運動、屈膝運動、半仰臥起坐運動、坐姿彎腰運動、腿筋伸展運動等,每種運動每天各三次,每次十五至三十分鐘,動作要緩和,且持之以恆,如果疲倦疼痛就休息。

使用中藥方劑「通痺散」時,可隨症加味,如腰膝無力加杜仲、淮牛七、補骨脂以強壯腰膝;下肢麻木加靈仙、雞血藤、地別、蘇木以通絡除痺;全身有畏寒、肢冷、困倦加附子、桂皮、黃耆以補氣散寒;下肢肌肉緊綁加白芍、甘草、地龍以舒筋活血;

疼痛明顯者可再加乳香、沒藥,並提高「通痺散」其中川足的劑量,以增強化瘀止痛的作用。

除了運動藥物,在日常生活中,應該注意彎腰的動作與保持良好姿勢。例如:彎腰抱東西或抱小孩時,一定要先彎曲雙膝,盡量避免腰部的彎曲;在日常生活中,應避免身體向前傾的姿勢,像婦女在洗碗、洗菜做家事時,不妨搬張椅子坐著洗,在坐著寫字或開車時,也可在腰部後面倚背加個墊子,以便腰骨盡量平直。同時,不要猛烈搬運重物或做腰部運動,以減少腰痠背疼的機會。

另外,也可藉由寬筋藤、落得打等中藥泡浴,達到加速血液循環,幫助筋肉放鬆的效果,對病症也有助益。(作者為高雄新復興中醫診所院長  蘇聰明)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