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遊民有行規 新人偏不甩

吳佳珍/整理報導 |2010.01.03
1178觀看次
字級

經濟不景氣,日本東京遊民日增,新遊民常不守遊戲規則,霸占空間、汙染環境,讓舊遊民不滿,加上食物和地盤愈來愈少,新舊遊民對峙日烈,經常爆發肢體衝突。

倫敦《泰晤士報》報導,日本自企業二○○八年年底開始大砍約聘人員後,遊民隨之暴增。據日本官方統計,日本二○○八年有一萬六千名遊民,比五年前多三分之一,現在肯定更多。

東京遊民多是五六十歲的歐吉桑,棲身地鐵和火車站附近,睡紙箱和油布搭的「帳棚」。他們雖落魄潦倒,卻極少行乞、不碰毒品,而且「位階井然」,嚴守社會秩序。

新宿的四十二歲遊民岩村富隆(譯音)說,這一帶遊民有不成文規定:「床位」神聖不可侵犯,一旦有人用,別的遊民就不可以占為己有;不和警察、保全起爭執;只用廢棄紙箱搭床,絕對不竊取店家紙箱。

新遊民則普遍較年輕、心懷怨氣且難適應街頭生活,不懂也不甩傳統「遊民守則」。

岩村舉例,在麥當勞速食店外垃圾袋覓食時,規定是解開袋子,只拿要的食物,再把袋口綁好,但「這些新來的整袋拿走,吃完後垃圾丟滿地」。不少新遊民還在商家偷東西,引起警方注意,把所有遊民拖下水。

新宿地區有幾個遊民團體,由有黑道背景的當老大。岩村說,新遊民違反規則時,老大會出面趕走新遊民,「有時得動手」。但岩村說,他們從不當一般大眾的面找新遊民麻煩,但一旦新遊民惹事,「我們會擺平,他們會被跟蹤,然後被扁」。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