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朝野拋棄對立 外交不完全寄託兩岸關係 以ECFA為起點參與東亞整合
【本報台北訊】馬英九總統昨天發表元旦致詞強調,今年是台灣經濟再起飛的重要一年,更是推動改革行動年,政府將全力再創台灣競爭力的高峰。馬英九並呼籲,台灣要不停進步,朝野應拋棄統獨對立、族群摩擦、政黨惡鬥的爭辯。
馬英九昨天清晨出席總統府前元旦升旗,隨後在府內主持開國紀念典禮,以「改革奮鬥、台灣再起」鋪陳未來國家建設藍圖。他表示,過去一年經歷金融海嘯與八八水災衝擊,「政府施政確有不足之處,造成民怨,我們已深入檢討,將努力在新的一年策勵改進」。
有關經濟發展,馬英九表示,政府將在重大公共建設投入三千二百八十五億元,預期爭取更多民間投資,也會以兩岸ECFA為起點,積極參與東亞區域經濟整合,為台灣企業爭取公平競爭的國際環境,包括簽署自由貿易協定,持續拓展新興市場,他並向全世界喊話「現在是投資台灣最好的時機」。
馬英九並提到,推動經濟成長過程,政府也會注意財富分配,包括提升就業能量、扶助社會弱勢。另外,因應氣候變遷,政府將透過碳權交易、租稅獎勵等制度誘因,減少二氧化碳排放,並全力扶植綠能產業,讓台灣變成能源技術與生產大國。
在推動改革方面,馬英九表示,政府有決心加快鬆綁與重建,大幅掃除有關法令、流程、租稅、交通與生活環境的投資障礙,推動制度性變革,「這不是為下一次選舉,而是為下一代的幸福」,但改革需要朝野共同努力,有太多議題,朝野可攜手合作。
不過,馬英九語重心長說,統獨對立、族群摩擦、政黨惡鬥,是台灣過去幾十年爭議不休的老議題,「如果我們話題始終停留在過去,改革與進步將停滯不前」。
兩岸政策也是元旦文告重點,馬英九表示,簽署十二項協議,內容會接受國會監督,「有損台灣主體性或對人民不利,絕對不會去做」。對於維持「不統不獨不武」,馬英九也有最新詮釋,表示這不是消極維持現狀,而是「積極爭取一段足夠長的時間,讓台海持續和平發展」,為兩岸爭議尋求一條務實可行的出路。
但馬英九也表示,政府不會一廂情願,將台灣對外關係完全寄託於兩岸關係的發展,會採取平衡原則,讓兩岸關係與對外關係相輔相成,同步前進,不會偏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