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子變牧師 蓋教堂圓夢

 |2009.12.30
4352觀看次
字級

【本報台中訊】台中市進化路上有座獨特教堂,外觀看起來像隻大鯨魚,由知名建築師廖偉立打造;催生這座教堂的牧師張則義,年少時打架、吸毒、混幫派,直到看到母親淚光,他才浪子回頭,當上牧師,讓這座教堂成為心靈交流的場所。

今年四十八歲的張則義是嘉義人,國中時常被欺負,高一被退學後,乾脆加入幫派,收保護費,當起賭場圍事,還染上吸毒惡習。他退伍後開牛排館,店內龍蛇混雜,開業不到兩年,有次店內爆發槍戰,他被迫歇業。

直到近三十歲那年,母親闖入他的房間,從此改變了他。張則義說,當時毒癮發作,母親突然出現,望著他掉眼淚,「忽然間,有道光從眼淚射出,刺入我的心」,他居然讓母親那麼難過,決定要悔改。

從小接觸教會的他,把自己關在房間內,長達二十多天不吃東西,「連飯都沒得吃,也不會想抽菸、喝酒或吸毒。」除了禱告、看《聖經》,餓了就寫菜單,想像食物來止飢,終於克服毒癮。

之後張則義考上中台神學院,取得美國國際神學院教牧學博士,開創台中救恩堂教會,還成立城市之光關懷協會,照顧社區獨居老人。四年前,原有教堂不堪使用,幾經努力後,蓋出了基督救恩之光這座獨特教堂。

教堂由知名建築師廖偉立設計,靈感來自聖經故事裡的「諾亞方舟」,模仿方舟停在山頂的造型,遠看像隻大鯨魚。

  張則義說,落成後吸引建築迷參觀,更重要的,可以成為社區心靈的7-ELEVEn。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