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秤斤論兩 手術分期付款

魏杏林(雲縣北港/醫藥人員) |2009.12.29
1916觀看次
字級

報載醫療制度大變革,健保下月一日起,將實施給付新制住院診斷關聯群(DRGs),引發醫界強烈反彈,不大不小的中型醫院尤其擔心受傷最深,怕走向關門厄運,民眾更是「剉著等」,萬一不幸罹患讓醫院頭痛的病,被當「人球」踢,最是不堪。

為了拯救瀕臨破產的全民健保,健保局可謂用盡心機,總額給付還不夠,DRGs「拿來湊」,把疾病當貨品秤斤論兩、錙銖必較,難道不怕省過頭,賠上民眾健康?

DRGs最引人非議的要屬「糖尿病患骨折住院」與「心導管手術」。眾所皆知,糖尿病最棘手,控制不好可能引起併發症,危及生命,再不幸跌倒骨折,必須入院開刀治療,對醫師而言,內外要兼顧,神經緊繃,莫不視為「大工程」。

現在,實施DRGs後,因住院定額給付,天數限縮在七天內,病情變化難逆料,只能祈求老天保佑,最好能在「住院期滿」平安出院,否則,若醫院不肯做白工,就算病患尚未康復,難保不會被「請」出門,燙手山芋家家嫌,醫院「人球」於焉產生。

其次,心導管手術過去不論打通幾條血管,都實報實銷,但新制度不管打通幾條血管,都給付一個價錢,基於成本考量,避免做愈多、賠愈多,醫師可能視血管阻塞程度的輕重,只通一條,其他等下次再說,萬一病患在「下次」前發生問題,誰負責任?

坊間商品可「分期付款」,以減輕消費者負擔,攸關性命的手術若也比照辦理,正好相反,一分為二「割」捨,病患豈是被治療,簡直就是凌遲了,更何況,侵入性治療存在一定風險,「分次開刀」無異拿生命開玩笑。

健保制度扭曲變形,使醫療走向極度商業化,不可諱言,醫院經營者必須具備生意人頭腦,才能在日益惡化的醫療環境中生存,而擔負盈虧大任的醫師,更須時時豎起耳根、張大眼睛,打算盤接Case,就算能當不了金雞母,也不能是賠錢貨。

只是,當這些「最高指導原則」被醫師奉為圭臬,那麼,史懷哲是那國人就不重要,「懸壺濟世」也將成了諷刺。

醫療論件計酬,若基於拯救健保的節流考量,無可厚非,但應以保障病患權益為前提,並符合社會公平正義。健保浪費無所不在,藥價黑洞最深沉,至今仍難「填補」;醫療弊端層出不窮,夢魘久久擺脫不掉,在兩大漏洞交相賊下,率爾實施DRGs,讓民眾在病痛纏身之際,還有被當人球的疑慮與驚惶,豈是要「苦民所苦」的政府當為?

台灣健保到這步田地,怎能不痛定思痛?加速推動「保大(病)不保小(病)」政策,或許是健保改革方向之一,畢竟,以國人目前的生活水準,感冒或腸胃不舒服等小病,「自我醫療」無論在診治選擇或費用負擔上,都足於應付,沒必要非看健保不可。

一卡在手的方便性不能被濫用,錢要花在刀口上的道理人人都懂,在健保虧損連連的此刻,醫療資源的運用,主事者更需要展現劍及履及的魄力。

魏杏林(雲縣北港/醫藥人員)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