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互動再增溫 南北皆聞普通話

高堂堯 |2009.12.27
700觀看次
字級






四次江陳會後,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右)向海協會會長陳雲林(左)敬酒表達感謝,象微兩岸關係更進一步。曾吉松攝


【記者高堂堯專題報導】去年馬英九總統上任後,與中國大陸展開密切協商,冰封多年的兩岸關係迅速回溫:擴大直航包機等「大三通」實現,開放一般陸客,第三次「江陳會」的舉行,都反映出新氣象。

今年更進一步,定期航班在八月底首度啟航,每周直航班次從一百零八班增加為二百七十班,全年來台陸客直逼九十萬人次,一般觀光客占四十八萬人次,從台北饒河街夜市到屏東墾丁大街,到處都能聽見南腔北調的「普通話」,帶來近一百七十億元收益。

陸資更在六月開放,金融監理合作備忘錄(MOU)也在十一月簽定,明年一月起金融業者可互設分行;甫落幕的第四次江陳會,也簽定標準檢測及認驗證合作、漁船船員勞務合作與農產品檢驗檢疫等三項合作協議,象徵台海經貿又邁進嶄新階段。

市場要建立,遊戲規則不能少:除了金融保險業MOU,政府在年初將兩岸經貿協議定調為「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定(ECFA)」,也是在世界貿易組織鄉(WTO)架構下的諸多雙邊貿易協定之一。

「如同兩岸合寫一本書,只是先訂下目錄和摘要而已。」中華經濟研究院長朱敬一解釋,ECFA純屬雙邊互惠,真正的細節要等簽定後才能敲定;據中經院分析報告,兩岸若簽署ECFA,短期內將大幅拉抬台灣經濟走勢,未來七年內進入台灣的外資將淨增八十九億美元,GDP也將止跌回升。

但朱敬一也指出,屆時因資源排擠效應,台灣產業龍頭的電子電機產值會下跌;除與中國之外,台灣與其他國家的貿易依存度都將大降,也將更依賴中國,特別是國人普遍恐懼將面臨未來中國的勞動競爭。如何維持台灣經濟的主體性和競爭力,「政府應該要有更清楚的論述,告訴大家該怎麼做。」

隨著經貿架構和模式愈趨明朗化,兩岸明年的互動想必會更加頻繁,但交朋友不能只有金錢往來,兩岸如果不想再走政治對立的回頭路,彼此必須以和平、對等的概念相待,促進雙方實質的交流。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