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鋼鐵廠的看火爐工,到賣衣服、手機的商販,最後將小小的涮涮鍋孕育成幾十億人民幣的餐飲帝國,小肥羊火鍋的老總張鋼自稱「天生就是做老大的料」,他說:「我從小就喜歡做生意賺錢,覺得很有挑戰性。」大概也是因為如此,「天性就愛管人,管得甚至連七歲的小女兒平時都不希望我回家了」
偷買冰棒遭母打
從此立志
張鋼九歲時,偷拿了家裡幾分錢買了根冰棒,結果被母親發現打了一頓,此後他發誓,不再向父母要一分錢。高中畢業上了技校,張鋼和同學悄悄做起第一筆生意—假日擺地攤賣喇叭褲,十天就賺人民幣三百元,當時他父母一個月工資才四十七元。
拿到這第一分做生意的獲利,張鋼花了一百多元人民幣買了最愛的海鷗照相機,剩下來的存進銀行,將生平第一個存摺交給父母。
闖蕩成衣手機業
再轉餐飲
一九八四年,張鋼畢業後進入了包頭鋼鐵,枯燥乏味的工作,讓張鋼做了三年就辭工不幹。開始自己闖蕩財富生涯。他做服裝生意,去江浙進貨,再把貨賣回包頭。藉著服裝的本錢,積累了人民幣十多萬元的資本。
一九九五年,張鋼和當時的夥伴張甯平一起做起手機生意,那是手機剛開始推動的年代。他們從廣州買到十幾台手機,每支都重得像磚頭,但一台成本才五千元,門號另加三千六百元。但硬是賣得比電信局便宜,他們一來一去轉手就賺了一千七百元,張鋼甚至為此開了資訊台。
但他發現手機普及後,一部手機只賺幾十元,「在這行業做大,太難了。」
一九九九年,張鋼跨足做起餐飲,經過多次試吃,配出了小肥羊秘方。
肥羊開設第一家店時,每到就餐時間就人滿為患,兩個月後,張鋼開了第二家小肥羊。第二家店也一樣紅火,讓張鋼看到了連鎖發展的必要。
張鋼說,以前到任何城市只要轉一圈,就能完全掌握小肥羊在這個城市該選那個位置落腳,還能拿出基本上正確的方案,這與當年的鍛煉是分不開的。如今小肥羊已採研究調查的選址模式,「完全符合科學流程來選址。」
攻城掠地霸中國
遠征全球
此後小肥羊在全國一路攻城掠地,全國二級以上城市都有分店。到了二○○二年,小肥羊的營業額達到人民幣二十五億元,一躍成為中國本土餐飲業的老大。
二○○四年,張鋼在北京成立加盟服務中心,掌控和監管加盟店。到二○○六年,小肥羊門店數七百十八家,其中直營店一百四十六家,加盟店五百六十二家。營業規模達到人民幣五十億元。正在鋒頭上的小肥羊,也開始吸引外資的注意。
二○○六年七月,小肥羊引入戰略投資者3i集團和普凱基金,得到二千五百萬美元的戰略投資。去年六月,小肥羊集團有限公司在香港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成為中國「火鍋第一股」。
張鋼的涮羊肉火鍋跨入國際之後,一度在亞洲各國都看得到小肥羊的蹤跡,甚至遠征美國和加拿大。
擴張太快慘摔跤
戰略轉向
但海外擴張的速度太快,小肥羊也面臨戰線太長,品質與獲利無法維持穩定。加上海外營運有一定難度,例如在日本開店以來處於虧損,去年的金融海嘯,更讓小肥羊拓展美國市場的資金受限。
去年開始,小肥羊確定在中國以直營為主,在海外以加盟為主的戰略。
確定方針後,加拿大、日本與印尼等地的門市轉為加盟,今年美國也成為加盟業者。引發這一連串關閉和整併的原因,主要是因為收益快速下降,逼使公司不得不面對跨出國門的表現不如預期的真相。
十二月中旬,小肥羊將美國小肥羊的百分之六十九股權,以三十四點五萬美元賣給前加拿大子公司的董事,從此美國小肥羊便獨立於中國的營運之外。
紅火的中國餐飲界跨出國門,冒著風險,摸索著探路卻未必有成果,小肥羊的戰略大轉彎,是意興風發的張鋼新的省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