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花快走了,對不對?」四十五歲癌末病人阿花的看護阿秋,一看到護士小韻就問。
「阿姨!妳怎麼會這麼問?」
「因為我看她愈來愈愛睡,清醒的時間愈來愈少。伊以前攏睏沒去(台)…沒關係啦,反正她的家屬都準備好了。」
「阿姨,那妳呢?妳也準備好了嗎?」小韻關心地問。
「我覺得照顧阿花,好像是我逝去的弟弟,留給我如何面對悲傷的功課。」
「阿秋姊,妳說是妳弟弟特別留給妳的功課嗎?」
「多年以前,我弟弟也是癌症過世的,當時我很氣、很悲傷,因為我實在無法諒解,為何我弟妹要讓弟弟接受安寧療護?」
「聽起來那時候妳對於安寧療護,有不同的看法?」
「為何不讓我弟弟救到底呢?每次我一想到這裡,就替我弟弟覺得很不平、很悲傷,我自己更是難過,因為我們姊弟從小相依為命,一起在患難中長大的。」
「妳怪妳的弟妹沒有盡力,所以一直到妳弟弟去世後,妳仍然對她感到很生氣……。」
「嗯,我真的很怨老天爺,直到最近照顧阿花一陣子,並跟阿花變得情同姊妹以後,我才發現要真正陪伴一位瀕死的人,才會知道安寧療護的重要。」「哦?」
「尤其當我這幾天,看到她漸漸接近死亡時,更加能夠明白,當時我弟妹為何會堅持要讓我弟弟,接受安寧療護了。」
「現在妳似乎有不同的想法了?」
「妳還記得阿花第一次來安寧病房住院時,我還會為阿花跟妳們護士小姐,要求許多的醫療,來多幫她做一些……。」
雖然護士小韻很忙,但因為她知道阿秋這時候,已經搖身變成一位癌症病人的遺族,而且這位遺族,正在努力想走出過去失去親人的喪慟,覺得阿秋內心還有很多話想說,就耐心繼續傾聽。(上)
(作者為醫學博士、中山醫院緩和病房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