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電影院--妮娜之家

蘇蘭 |2006.05.11
321觀看次
字級

前陣子舉行的第二屆法語電影節,選擇沉重無比的《妮娜之家》為開幕片,在世事紛亂的現世,告訴所有觀影者:戰爭的殘酷並非只在當時,而是在戰爭結束後綿長的磨難。
 
就像我們沒有看見集中營屠殺的影片播放,但從女主角妮娜看到影片的眼神、表情和精神受巨創後的無法回神,我們相信:因戰爭受苦的,不是只有被殺的人,那更苦的,是要活下來的人!

《妮娜之家》是法國名導理查丹寶的最後一部作品。二○○四年十一月十一日,理查丹寶未等《妮娜之家》剪接完成就不幸去世,離開人間時只有五十六歲。理查出過四本書,也當過編劇,並且是坎城影展導演雙周的創辦人。他生前強調,這不是一部在紀錄過去的電影,而是關於未來的影片……

希望之家(homes of hope)當初成立的目的,並不是要收留被德國驅逐出來的小孩,而是讓父母被抓去集中營或是去打仗的孩子有人照顧,導演想拍出希望的光明面:如何在恐懼之後重生,不管經歷過多悲慘的困苦,人總是可以找到出口重新出發。

當殘忍和悲傷必須讓孩子們承當,這巨大悲傷何止加倍!院童必須在戰後一個個接受惡耗,我們的心也一次次的畫上新傷,直到最後負責進城看消息的大姊姊說「我實在受不了了!」她自己正是第一個受害的被通知者,哭了一整個星期才從父親被打死、母親跟著自殺的傷痛中爬起,自願幫其他院童面對第一關──進城看傷亡布告名單。

戰爭誰不苦?誰又能逃脫?即使身在美國的畫家逃過一劫,戰後返國幫助院童,聽到集中營劫後餘生小男孩的父親餓死在他面前的敘述,哀慟的神情仍是人飢己飢,無法倖免。當他流淚,一旁卻傳來冷冰冰的聲音:「你還會哭?我們已經哭不出來了!」

最令為人父母心酸的一幕:母喪父再婚的兒子,面對父親要接他去過新生活,當下拒絕,戰爭讓他不能忘懷過去、讓他不信任最親的人、讓他害怕面對未來。妮娜與之交談的一段,算是親子溝通的經典示範;男孩最後請妮娜模仿她母親、摸著他的頭為他祝福,男孩低頭等待,女主角一個人臉部的表情,道盡了妮娜無措卻又不得不為的百感交集,祝福時哽咽得完全發不出聲音,男孩離開時才追著說:「不要怕,千萬不要怕啊!」大家都在受苦、日子還是要過下去,能倖存的人都是幸運的,也有責任不讓自己生不如死。

低音管的低沉控訴、鏡頭中出現的無表情人們、因戰爭洗禮而扭曲的人性,冷漠、防衛、恐懼、猜忌……流失的人性,不比流血少。除了戰後重建心靈,人類可有智慧藉此更進一步預防禍事?

在片中鋼琴的旋律多麼美好而吸引人,它可以幫助情緒找到出口;朗誦的詩歌更如一泓泉水,讓人洗滌靈魂找到微光。

  中文官方網站:  http://www.zeusfilm.com/nina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