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常常覺得「嚴以律己、寬以待人」這種人,若不是聖人、就是偽君子。寬嚴兩者不可能同時並存的,因為這是一個人內在與外界接軌的姿態。
一個嚴以律己、習慣用放大鏡來檢視自己的人,怎麼可能在看別人的時候,會丟掉已經用慣的放大鏡呢?除非他刻意壓抑自己不要隨便批判別人。其實他並沒有丟掉心中的放大鏡,只不過刻意視而不見、聽而不說。長此以往,這個人不是壓抑過度、弄得身心嚴重受創,就是變成表裡不一的偽君子──冷漠且不關心他人!
寬以待人、懂得為別人留出路的人,應該也會為自己留個活路,不至於把自己逼到絕境。一個寬厚的人,不會刻意宣揚自己「嚴以律己」,因為這不符合他的生存哲學。不過,久而久之,往往容易由好人,變成沒有標準的濫好人!
在宣稱「嚴以律己」的人身邊,我總是感覺自己隨時被對方拿著一把尺在比對,什麼地方歪了、什麼地方扭曲了?神經繃的很緊,無法放鬆。好處是會比較警醒小心、自我要求;壞處是很容易疲累,總覺得身心拉扯到極限,無法真正放鬆。
在寬厚的人身邊,固然輕鬆安心,不過卻容易流於鬆散││因為,無論如何,對方都會接納我的本色。由於沒有外在要求「好,還要更好」的壓力,就容易放棄精益求精的努力。
其實,不論「嚴以律己」或「寬以待人」,兩者都是外人施加的期望或容忍。與其被動接收他人的態度或心意,不如隨時自我省視,決定何時該「嚴以律己」,何時該「寬以待己」,寬嚴由己,掌握自己的人生節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