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提倡素食 推廣有機 促進健康 裨益環境

 |2006.05.11
619觀看次
字級

由本報協同佛光山派下各別分院、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與中華永續農業協會主辦的「二○○六台北國際素食暨有機產品博覽會」,自今日起至五月十四日止,一連四天,在台北世界貿易中心第二展覽館舉行。

素食的主張雖至近二十年來才受到重視,但卻非新鮮的想法。事實上,自古以來人類即以植物為主要食材;肉食成習是十八世紀中葉以降,工業革命提高了生產力,科學技術的進步,創造了富裕社會,才出現的現象。但晚近同樣的由於科技的進步與生產力的提高,發現肉食的結果,破壞了自然生態,污染環境,損害健康,更助長人類的殘暴獸性,違背慈悲為懷的人道主義精神。

素食的好處,由於得到科學的證明和人間佛教的傳布而推廣,逐漸形成風潮。如英國在一九四五年,根據戰時口糧分配記錄統計,全國只有十萬素食者;迄目前,民意調查資料估計素食者,已近一千四百萬人,相當全國人口的五分之一。

過去平均每人食肉量最高的美國,在一九七○年代以前幾無素食的觀念。一九七一年法蘭西斯、莫爾、披彼出版《一個小星球的飲食》,指出一份肉食相當十四份素食者的穀物消費,形成最大的資源浪費,是極不人道的行為,始受到重視。而今素食推廣組織已發展為全球規模最大的民間組織。趨勢專家估計,依過去走向看,素食已發展成全民運動,到二○三○年時,將會達到全民素食。

二次大戰後,農業技術快速進展,化肥、農業、除草劑、基因改造、核子輻射與抗生素等禽畜藥物的大量使用,使禽畜肉類、魚貝海產、農耕作物,都含有致命的毒素;同時也污染土壤、水質,滅絕物種,破壞生態,更危害人體健康。因而興起有機農業,經由有機農業生產的有機產品,才是促進健康、保護環境、使人類得以永續生存發展的食材。

有機一詞,本指在化學上與碳原子鏈結成的複合結構,代表與生命相關。現在則引伸有生機活潑的意思。按國際有機農業運動聯盟(JFOAM)為有機農業所下的定義:「創造具有整個性、人性化,並在環境和經濟上能永續的生產系統」。其目的在於「使農場本身產生之再生資源,及對生態、生物過程或互動管理達到最佳狀態,因而可提供適當的作物、畜產、人類營養、病蟲害防治,適度的對人力資源和其他資源提供回報」。

有機素食主義的好處是多方面的:保護森林、水源、山坡地,防止污染土壤和水質;避免化學藥物危害,增進人體健康,減少因環境毒素導致的疾病與醫療成本;更重要的是,遠離人類對待動物的殘暴飼養過程與屠宰方式,有助於慈悲精神的養成與友愛社會的建立。

此項博覽會的舉動,一則配合母親節假期,提供既可增長識見,又有益健康的休閒活動;二則提供生產者一個展示精選產品的市場機會,俾其能對人類作出更大的貢獻;三則幫助消費者選擇有益身心健康的產品,兼亦增進有用的知識;四則期望透過此項活動,鼓勵大家共同致力於建立一個豐裕而人道的社會;五則今年適逢佛光山開山四十周年,兼亦發揚佛光山悲智本願,布施濟眾,實踐淨土,促進和平的人間佛教精神。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