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南訊】八十二歲老翁近兩個月左耳疼痛流膿,左臉更有輕微顏面神經麻痺,原以為是耳朵發炎,塗抹草藥未見效,就醫才知外耳道長了罕見的鱗狀上皮細胞癌,盛行率約百萬分之一。
郭綜合醫院耳鼻喉科醫師李健源說,老翁左耳道塞滿了粉紅色肉芽腫樣組織,還有濃液覆蓋,顏面神經也有惡化的現象,經切片檢查確診是外耳道癌。傳統是施行切除手術及放射性治療,但考慮老翁年紀大,僅採放射性治療。
李健源表示,耳朵癌症大多發生在六十到七十歲之間,男性約占八成;各種耳癌中,八成五以上發生在耳殼,只有一成出現在外耳道。
李健源說,外耳道發炎會耳朵癢、疼痛,甚至流膿,除非免疫不全,否則藥物治療,短期內可獲控制。若長時間耳痛、流膿及藥物反應不佳,加上外耳道流血、聽力損失或顏面神經麻痺,則防罹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