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六十多歲的謝阿嬤原是嚴重的短腸症患者,小腸剩十五公分,只能靠點滴過活,最近亞東醫院為她進行小腸移植手術,為國內首例成人小腸移植成功案例,擺脫終生要靠全靜脈營養注射維持生命的命運,回復正常生活。
亞東醫院院長朱樹勳,昨天與小兒外科醫師陳芸,為謝阿嬤及與她同天生日的九歲小腸移植病友小寶,一起切蛋糕慶生。兩人都對能再獲重生,吃到想吃的東西,不必耽心吃多就排多的痛苦,感到十分開心。
亞東醫院外科主任陳芸表示,謝阿嬤今年三月因為腹痛至小型醫院所就醫,診斷發現她中腸扭結併發腸壞死,她的小腸被切到只剩十五公分,成了短腸症,必須靠靜脈注射維持營養。
陳芸說,正常人的小腸有三到四公尺,主要吸收食物營養維持生命運作,但阿嬤的小腸太短,只能長期使用全靜脈注射維持營養,後來更出現黃疸和肝功能障礙,中央靜脈導管反覆感染,再加上年齡已經快超過小腸移植上限的六十五歲上限,讓她一度很絕望,所幸獲得一名腦死病患捐贈小腸。
目前衛生署只核准亞東醫院進行小腸移植手術,至今完成三例,還有十名小孩在等待小腸的器官捐贈,包括天生腸子不蠕動、先天性巨結腸症、小腸偽阻塞等。他們只能靠打營養劑維生,每周要打七包營養劑,一天有三分之二的時間都在打針,唯有小腸移植才能改變命運,有的孩子已等了三年還在苦撐,有的孩子等不及已提早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