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專家調查發現,十八歲以下的「小胖族」,比十年前多出三倍,且每四人就有一個過胖。
這樣的調查結果雖令人憂心,卻又不讓人意外,因為,綜觀國內兒童三餐的飲食,就不難發現,父母忙於工作,孩子的生活也跟著朝九晚五,早上起不來,早餐只好在早餐店或上學途中囫圇吞棗的解決;放學後,多數的學童又習慣在學校兩旁商家販賣的飲料、雞排等高熱量食物果腹。
若晚餐還必須在補習班吃便當,或以油膩的外食解決,一天中就只剩學校的營養午餐有營養師把關,在這種情形下,孩子不胖也難。
因此,父母應該留意孩子的飲食,掌握孩子零用錢流向,可先幫忙孩子準備飲用水、高纖餅乾,避免孩子常購買飲料、雞排等高熱量食物。
晚餐要盡可能在家煮食,寧可吃簡單一些、吃晚一點,也要全家人一起享用,如此既可掌握飲食內容,又可增進家人互動,國內教養作家李偉文在《傾聽自己的鼓聲》一書中,就提出這樣的建議。
此外,日本醫師新谷弘實在《不生病七守則》一書中也提到,「攝取好的食物」是不生病的七大守則之一。身體健康是一生幸福的基石,唯有父母用心留意孩子的飲食,孩子才不至淪為小胖族,未來也才可能有多一點幸福。
李悅(南縣學甲/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