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釣魚台島屬中國領土最近出現新證據,據清代沈復《浮生六記》佚文第五記〈海國記〉,詳細記錄沈復隨特使經過釣魚島至琉球的見聞,比日本的文獻早了七十六年。
香港《文匯報》獨家專訪這一佚文墨寶的收藏者彭令,揭開這一重要史料與文物發現的幕後詳情。清代錢泳的《浮生六記》第五記手抄本,是他在公元一八四○年以前所撰寫。
沈復《浮生六記》自清代光緒四年(公元一八七八年)刊印前四卷至今,一百三十多年間,文化界、出版界中人一直都在努力搜求第五、六兩卷佚文。
第五記〈海國記〉在沈復隨使經釣魚台至琉球兩百年後,在中國文藏界浮出水面。經彭令對〈海國記〉佚文的研究,一八○八年沈復經釣魚台赴琉球途中,對島周邊情形及方位都有詳細記載。「冊封琉球國記略」頁,記載有「……十三日辰刻,見釣魚台,形如筆架。遙祭黑水溝,遂叩禱於天後。忽見白燕大如鷗,繞檣而飛,是日即轉風。十四日早,隱隱見姑米山,入琉球界矣。」
他說,從這段文字中,可看出琉球國西部領域是從姑米山(即現在沖繩的久米島)開始的,以黑水溝為中國(清廷)與琉球國的分界線符合歷史事實,釣魚台(島)明顯在中國的領域內,不屬於琉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