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底,從溫哥華搭飛機回台北,看到機上提供的《今日美國》,與其他報紙排在一起,好像尺寸變了,變得又瘦又長;與正常報紙比較,對開寬度少了五公分,長度長了三公分,與一般印報紙的滾筒紙寬度比較,剛好短少十公分。
我們學新聞的人都知道,報紙打開後兩個版加起來的寬度,剛好就是滾筒紙的寬度,這種印法最不浪費紙張,百年來中外各報,沒有報紙更改過這種尺寸。
《今日美國》要做到這種特殊的尺寸,我想只有兩個方法,一是製造特殊尺碼的滾筒紙,二是將一般滾筒紙的寬度裁剪掉十公分,也就是說,硬是浪費了十公分的紙,無論《今日美國》採用哪個做法,它確實為乘坐飛機、汽車及在公共場所看報紙的人,做了貼心的設計。果然,這次我坐在飛機上看《今日美國》,一點也不用擔心會碰到隔鄰乘客。
其實,生活上也有許多貼心的設計,帶給我們許多方便。
我一直覺得牙籤很難將齒縫裡的食物殘渣清除乾淨,而牙線又不那麼好用,不知道是誰發明了牙間刷,大大的解決牙籤、牙刷無法清除的殘渣;但是牙間刷太長,攜帶不方便,最近,又有人發明了剔爽牙籤刷,使用方便,只有短短三公分的長度,可放在小盒子裡,口袋、小皮包也可塞入。
前幾天去學游泳,我正煩惱下水前要不要戴眼鏡?朋友介紹我買一有度數的蛙鏡,我試戴了一個,雖然不如平日配戴的近視眼鏡精確,但已經八九不離十了。戴了新蛙鏡進游池裡,不怕鏡片變霧,也不用擔心眼睛進水,而且可以看清楚眼前的一切。
醫療用內視鏡的發明,更讓我覺得是一項了不起的成就。
我婆婆的膝蓋長了個小軟骨,走起路來有點疼痛,十多年前醫生就建議她開刀,她擔心開刀有風險,一直拖到現在。今年一位醫生說現在手術很簡單,只要在膝骨兩側各開一個小口,即可透過伸入的內視鏡切除病灶,傷口小,風險與疼痛也低,婆婆上個月接受手術,如今走路已不會疼痛了。
貼心的設計與發明,為需要的人帶來方便與喜悅,甚至減輕痛苦與不安,真的要感謝這些設想周到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