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社會上不少人喜歡學密宗。學密不是那麼容易的事;學禪難,學密更難。有一天,皓月供奉(供奉:僧官名)去請示長沙景岑禪師:「如何是陀羅尼(密咒)?」
長沙景岑禪師不開口,以手指指著禪床右邊。
「這個?」皓月供奉懷疑地問。
「你以為這不是陀羅尼密咒嗎?僧眾卻能誦得。」長沙景岑禪師答。
皓月供奉又問:「還有人誦得否?」長沙景岑禪師又指著禪床左邊。
「這個?」皓月依然疑惑。
「有什麼不對,這裡僧也誦得。」長沙景岑禪師回答。
「你說左面、右面都有人在這裡誦陀羅尼密咒,我怎麼聽不到呢?」皓月問。
長沙景岑禪師答:「大德豈不知『真誦無響,真聽無聞』?」
皓月再問:「如此說來,音聲就不入法界性了?」
「離色求觀非正見,離聲求聽是邪聞。」長沙景岑禪師並說一首偈:「滿眼本非色,滿耳本非聲;文殊常觸目,觀音塞耳根。會三元一體,達四本同真;堂堂法界性,無佛亦無人。」
一般人想從咒語音聲裡求得即身成佛,就如皓月供奉不解色法音聲當體即空一樣。雖然經過長沙景岑禪師指點,所謂密咒總持的一切義,就是陀羅尼的意義,是「即色即空」。但皓月仍然不解,以為音聲不入法界性。他不知道法界性是不離色相而顯,所謂「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求菩提,猶如覓兔角。」
我們把世間和出世間分成兩個,把有和無也分成了兩個。其實「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世間、出世間,二而是一,一而不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