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小撇步】異想天開的魅力

姚儀敏 |2009.11.27
880觀看次
字級

大概所有人都會同意「一個作家最難做到的一點,就是維持熱烈而又豐富的想像力」這句話。

愛因斯坦也說過:「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有限,想像力卻是無限的。

善於想像的人,有一種浪漫的渴望,在現實裡,這樣的能力是冒險犯難、發明發現不可或缺的元素(雖然沉迷其中,有可能出乎意料地成功,不過不切實際的下場,多半落得唐吉訶德式的幻想,把風車當巨龍打,只帶來夢碎的泡影)。

而這種傻勁不正是文學藝術的泉源?想像力的可貴,在於它不必遵循固定的思考模式,也不以既有的知識為範圍,比如沈復〈兒時記趣〉把蚊子想成白鶴,又如〈西廂記〉把牆邊被風吹動的花影,比擬為翻牆偷著約會的人。

至於,想像力從何而來?頭腦靈活、多動腦筋,就能多開發一點嗎?

我們常稱不符實際、不合事理的奇特想法為「異想天開」,其實這就是想像力的源頭,「異想天開」使我們超越現實的困縛,避免陷入一種彼此模仿的重複,也使我們增添了緊張與新鮮感,所以勇於「異想天開」的人其實更富有魅力。

我們小時候懂得圈起指頭假裝喝水,懂得拿掃把假裝騎馬,可是長大成年後卻不再夢想到遙遠國度去探險,很多人甚至放棄了開創豐功偉業的憧憬。

縱使軀殼和環境不能任意改換,但是心靈和精神的領域可以呀,透過神奇的大腦轉化,我們依然能夠達到真正的解脫。

所以說,想像力需要在一個自由開放的環境中誘發,當我們開始接受或適應社會的秩序時,想像力其實已一點一滴被抹殺掉,因為紀律不允許我們做一些「不合常理」的事。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