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功文舉辦的家長分享會上,一位全職媽媽帶著襁褓中的女兒出席,並分享了她的育兒困擾。

她說:「雖然我知道教導孩子要有耐性,但是當我從大女兒兩歲多開始,就用各種方式教她認數字,現在她已經三歲,我『認為』她應該要會,女兒卻還是不會時,無形中,就把自己的壓力加諸在女兒身上了。」
這位媽媽一邊說著,一邊忍不住掉眼淚,繼續說道:「我先生看到我逼孩子學習,還懷疑我是不是得了憂鬱症。後來,女兒受不了壓力,就告訴我:『媽媽,我討厭這個,我不要再學數字了。』我現在真的很自責,因為我以為自己是在幫助孩子,其實是在扼殺她的興趣。」
我看到幾位媽媽眼睛裡泛著淚光,我想,大家的心中應該或多或少,想到自己曾經過於要求孩子,造成孩子的反叛;或者是與孩子之間因為衝突而產生的膠著畫面吧!仔細想想,最近,我與大女兒Sabrina似乎也經歷過這樣的問題。
嚴格說來,我算是一位挑剔的媽媽,我要求自己,同時也要求身邊的人,甚至是自己的孩子,總是希望他們能把每個細節都做好。
因此,當我發現小一的Sabrina用英文寫讀書心得時,很多字都拼錯了,我就忍不住在旁邊「指導」起來。我不斷告訴Sabrina這個字要大寫、那個字拼錯了、那裡少了標點符號,並且,還催促她趕快修正錯誤。Sabrina覺得受到打擾,影響了她的寫作思緒,就告訴我:「媽媽!我想用我自己的方式寫。」
我看著Sabrina嚴肅的表情,突然意識到是否自己太心急了,因此,我緩和了一下情緒,思考著詢問她:「那麼,我們寫memo問老師,這些字要不要訂正,好嗎?」Sabrina點頭表示同意,又繼續埋頭她的文字堆中。
對於這件事情,我特別詢問了老師的看法,老師建議我,讓孩子用自己想要的方式寫作,畢竟寫作是一個長遠的歷程,她現在才剛開始學習,能讓孩子享受寫作過程的樂趣,那才是最重要的,我們只要欣賞孩子的作品就可以了。
「欣賞孩子的優點」,是父母非常重要的功課。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長,當我們讚揚孩子優秀的表現時,一定也別忘了持續鼓勵孩子能力較弱的地方,因為孩子的學習是長長久久的,也各有不同的發展階段,有些能力展現得慢、有得快,若父母能經常為孩子加油打氣,等到哪天孩子的能力成熟,您就會驚訝的發現,孩子又學會了新的技能。
我也相信,如果是全職媽媽,每天從早到晚陪伴孩子玩遊戲、做學習,總難免會有心急的時候。然而,身為父母的我們,不是也應該要不斷的學習,才能避免將自己既有的框架或期待,套用在孩子身上嗎?從現在起,讓我們一起來欣賞孩子的優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