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觀念認為蔬食瓜果一定要削皮,但現在講求養生,有些瓜果皮很營養,去除反而可惜。
在寺廟,許多蔬果是不削皮就下鍋,像長年菜(芥菜)、蘿蔔、胡瓜、冬瓜洗淨後不削皮,切段入鍋用水煮,有特殊香味;馬鈴薯、地瓜也是不削皮用水煮。
營養專家說,像蘋果、葡萄、香瓜等瓜果皮含特殊養分,應連皮吃才營養。前提是要洗得很乾淨,不含農藥、不能有蠟,否則適得其反。
另外,有些瓜果皮經特別處理,會搖身一變成佳餚;像蘿蔔皮,用鹽略醃,泡水去澀,加點麻油、辣椒,是很開胃的小菜,用油快炒,也很下飯。
西瓜皮去除外皮和紅色部分,留下翠綠,切絲切片,用鹽抓一下,過水,炒辣椒、肉絲,素食者則可加點豆豉。
還有些瓜果皮可用來做創意料理,像整顆西瓜或切半,把瓜肉挖掉,裝填香菇、蓮子、芋頭、粉皮、素料,用蒸籠蒸熟,有果香也有菜香;吃葷可加瘦肉、排骨、雞肉、魚皮。
百香果挖掉子、汁,填入生菜沙拉,也是一道噱頭菜。只要花點巧思,瓜果皮不但可入菜,還會製造餐桌上的驚喜。
當然吃皮要趁鮮,皮乾了、爛了,甚至發霉,都不宜食用,要丟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