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小陳出獄後到一家公司應徵,當老闆知道小陳有前科紀錄時,對小陳說:「不好意思,請先回去等候通知。」然後就沒消息了;數天後,來電告知:「陳先生,不好意思,因為你的資格不符,所以無法聘雇你。」相信這段對話,很多「更生」朋友都有經歷過。
謀職不順,遭親友指指點點,彷彿被貼上有色標韱!結果因受不了社會壓力,部分更生人心灰意冷下,又重操舊業,使得出獄後的更生人,回籠率逐年增加。
前些日子看到有關法務部頒發「受刑人」子女就學輔助金的報導,讓我既欣慰又心寒,欣慰的是政府願意幫助受刑人減輕家中負擔,讓他們在黑暗中看到一絲希望與陽光;心寒的是,消息一傳出,輿論的壓力接踵而來。
沒有人願意犯錯!縱使受刑人及更生人有錯,也都受到法律的制裁了,他們的家人有何過錯?沒有人可以保證,自己不會犯錯,所以希望社會大眾給更生人一次改過自新的機會!
俗話說得好:「好人中有壞人,壞人中有好人。」這句話用在更生人與受刑人身上最為貼切,他們並非全都是壞人,平常無惡不做,逞兇鬥狠,一旦看到了自己尚在襁褓中的稚兒,兇惡暴戾的外貌立即消失,有的只是慈父的面貌。人性本善,更生人與受刑人也不例外,我們之所以會犯錯,是因為那顆「善良的心一時遭到蒙蔽罷了」。
好人與壞人的分別,往往只在一念之間,我相信只要社會大眾不排斥我們,當我們感受到社會的關懷與愛心時,自然也會用同樣的心回饋社會大眾。
多給我們一些機會、讚美與鼓勵,相信結果將會大大不同。馬基維利曾說過一句名言:「一般來說,人們判斷一件事物,多注意外表,而不注意其實質,每個人都有眼睛,但只有少數人的眼睛有透視的能力。」看其善,勿看其惡,請給更生人與受刑人一次機會吧!
(本欄提供受刑人一個發表創作、抒寫心情的園地,歡迎踴躍投稿,並附身分證字號及戶籍地址,如須使用筆名,請註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