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已過,冬至也將至,照理說,此時是冬季的開始,然而筆者居住城市,雖然早晚溫度略降,然而辰時過後陽光普照,絲毫感受不到季節變換,穿著短袖短褲大有人在。
全球氣候異常各國無一倖免,幾則國際新聞值得台灣人民重視。九月底亞洲菲律賓北部,遭受嚴重水患,這是四十年來之最;非洲肯亞則出現罕見的旱災,並日趨惡化,世界聞名的大象保護區被曬得乾裂、草地枯萎、河川乾涸,對每年能吸引百萬人次的觀光業,是一大重擊。
英國出現「極端降雨」,造成一世紀以來最大的洪災,大型科學研究顯示,與全球氣候變暖有關,但東歐、南歐卻有人熱死。
十月初賦改會擬定綠色能源稅率說帖,但剛出爐即被排山倒海的輿論「打槍」,迫使行院院說並無時間表。據資料顯示,台灣二○○六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占世界百分之零點九六,身為世界公民一份子,理當對全球暖化盡責任;而十年後將面臨石油枯竭,若不立即研發替代能源,未來將無能源可用。
執政者要有居安思危觀念,不能有大寒索衣、臨渴掘井心態,呼籲攸關國家永續發展的再生能源發展條例、能源管理法修正草案、能源稅法、溫室氣體減量法四個法案,盡快上路。
王宥程(嘉義市/自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