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樣化的海外服務體驗,讓參與國際事務更有收穫。在多元化方面,願景青年行動網協會就提供生態與營造志工、世界遺產文化志工,以及蒙古、越南、日本、台灣等國際工作營的選擇,內容都很特別。
協會執行長丁元亨說,參與國際事務或海外志願服務後,能開闊視野,通常申請服務的對象以剛畢業的社會新鮮人和準備轉換跑道的上班族,還有對未來和人生茫然的人為主,體驗服務後,對社會和世界會有不同的想像。
例如最近一個到印尼巴蘭班南神廟協助世界遺產修復的文化志工團方案,就邀請了國際修復專家,帶領義工「妝點」世界遺產;生態環保志工團學習移植樹苗,維護魚蝦的生存環境,使當地漁民有永續的資源能使用。
農業田園協助志工團負責開墾荒地,或在森林中開闢防火線,改善運輸方式;鄉村發展建設志工團打造蓄水池,使居民不再因缺水所苦;還有文化節慶推展志工團,扮演小丑,為育幼院童加油打氣,也協助考古活動。
儘管國際服務朝向多元化發展,但丁元亨認為,基礎仍是「關懷弱勢」,只是藉由與當地非營利組織的合作,了解對方需求,再給予資源;其次,為世界公民著想,將面臨資源匱乏的人類當作弱勢,尋找解決之道。
在體驗的背後,還有大家關心的「費用問題」,有義工反映:「志願付出後,為什麼還要金錢奉獻?這些錢都被誰拿走了?」據丁元亨了解,國際型志願工作組織的營運來自會員收入,舉凡參與海外服務者都須「註冊」、繳費。
「國際上,為志願服務付費是共識。」丁元亨表示,國內的志願服務觀念卻有些偏差,但民眾還是要睜亮眼睛作選擇,畢竟海外服務的收費,是著重會員註冊、簽證保險和食宿,其中食宿費的多寡,又取決於本國有無邦交,很少有額外的費用。
為了荷包著想,參與海外服務通常有兩種途徑,即在向協會申請註冊會員後,可以選擇由協會提供計畫流程、交通路線和服務據點等資訊,自行前往,或團體行動。協會建議,海外服務者,一切應以安全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