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閩南稱土豆,北方人稱長生果,台灣人則叫花生。在缺油缺脂的年代,花生是常民脂肪的重要來源。
花生生長在地下,不能太潮濕,乾旱沙地容易種植,澎湖就盛產花生。
花生吃法很多,炒花生,帶殼脫殼都可,帶殼可用沙炒,也可用鹽炒,可水煮也可焢窯。去殼可煮花生湯,甜鹹皆可,甜湯可加湯圓、芋頭、粉圓、涼粉、芋圓。
產婦缺乳水,中醫會建議用花生加豬腳煮湯催母乳,煮排骨味道也不錯,吃素則可鹽滷加點八角,是好吃的小菜,還可裹麵粉油炸。
通常用煮的叫土豆仁,用炒的叫花生米,帶殼的叫花生莢;帶殼花生鄉下小孩也用來夾眼皮、耳朵、嘴唇、鼻子當遊戲。
花生還可做花生醬、花生粉,用來塗麵包、拌飯很好吃。不管整顆、半粒還是粉狀,都可做花生糖,是很好吃的零食,當然還可榨花生油;花生藤可餵牲畜,乾了可當燃料。
花生最怕儲存不當,受潮生黃麴毒素,吃了會罹癌,要小心,最好冷藏;花生也很燥,吃多會上火。